中國西藏網訊 12月31日,據西藏全區經濟工作會議公布的數據顯示,預計2014年全年,西藏自治區地區生產總值為925億元,同比增長12%。會議提出西藏地區生產總值2015年的增長目標為12%左右。
西藏召開全區經濟工作會議 攝影:馬靜
本次會議旨在系統總結西藏自治區2014年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安排部署2015年的經濟工作。據介紹,2014年西藏經濟增長快,預計全年地區生產總值925億元、同比增長12%。農作物播種面積377.02萬畝、比去年增長4.62萬畝,糧食產量達到98.5萬噸。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94億元、336億元、495億元,分別增長13.5%、4%、12.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3.6億元、增長12.9%,規模以上飲用水產量增長51.2%,接待游客1500萬人次、增長20%以上。
2014年,西藏全年落實國家投資363億元、超出年度計劃60億元,落實“十二五”規劃投資1642億元、完成規劃總投資74.1%,落實對口援藏資金36.12億元、實施項目695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00億元、增長19.8%。格爾木藏青工業園加快建設,預計產值可達17.8億元。拉日鐵路、川藏電力聯網等一批重點項目建成投運。預計全年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20億元、增長26.3%,完成稅收172億元、增長16.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26元、增長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71元、增長14%。
會上指出,行政審批、農業農村、國有企業、旅游文化等重點領域簡政放權力度進一步加大、區(中)直部門審批項目減少54%。對外開放持續擴大,吉隆口岸開通運行,成功舉辦首屆中國西藏旅游文化國際博覽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284億元、項目540個。國有企業穩步發展,營業收入、利潤總額、上交稅金分別增長12.14%、60.72%、16.5%。非公經濟發展迅猛,市場主體、注冊資金、從業人員分別增長9.2%、32.8%、11.9%,上繳稅金占全區稅收總額的93.4%。無電地區電力建設、農網改造升級工程穩步推進,電力裝機容量達到165.26萬千瓦、增長28.91%。資金融通活力增強,各項存款余額增長20%、貸款余額增長48%。
利民惠民、利寺惠僧“十件實事”逐一落實,。15年義務教育“三包”政策全面落實、年生均補助標準提高到2900元;城鎮新增就業4.3萬多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5%以內;各項社會保險參保260.6萬人次,五保戶集中供養率達到72%、5900多名孤兒全部得到有效救助;農牧區免費醫療制度實現全覆蓋,為所有城鄉居民和在編僧尼進行了免費健康體檢,免費治療白內障患者3500余人,篩查確診的先心病兒童全部得到有效治療;完成540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提前實現“縣縣有民間藝術團”的目標;全面完成拉薩市城市天然氣供暖這一民心工程,結束了千百年來燒牛糞取暖御寒的歷史;基本完成了46.03萬戶農牧民安居工程,建設保障房7萬多套,完成4500個村(居委會)人居環境建設和環境綜合整治;實現13萬人穩定脫貧。
2014年,西藏全年造林綠化突破100萬畝、同比增長23%,落實野生動植物保護、自然保護區建設和濕地保護與恢復項目30多個,18個縣被納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范圍。
2015年是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全面推進依法治藏的開局之年,西藏自治區提出,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2%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以上,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5%,年末貸款余額增長25%,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4%以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3%以上,實現新增就業4.6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