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慎權慎獨、一心為公,勤勉敬業不計個人得失,甘當勤政廉政表率;他自警自省、勇于擔當,守文持正從不妄自菲薄,常修一身浩然正氣。他始終勤勤懇懇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公務員”。
多杰才旦,一個普通的名字,卻擁有著不普通的人生故事和不普通的人格魅力。
1995年8月,多杰才旦參加工作。1996年10月光榮入黨那一天,他暗自發誓:“既然成了黨的人,就要守好黨的規矩、干好黨的工作。”此后,這句話成了他的“座右銘”,伴隨他一路走來,直到被任命為區黨委宣傳部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干部處副處長、機關紀委書記,他仍然初衷未改、信念如磐,以實際行動踐行著黨旗下的錚錚誓言,以突出表現贏得了干部職工的高度贊譽。
作為一名少數民族干部,多杰才旦始終旗幟鮮明地站穩政治立場,不遺余力地維護民族團結,做到政治上講忠誠、組織上講服從、行動上講紀律,體現了共產黨員不移忠誠之志、不移公仆之心、不移守法之念的政治本色。
多杰才旦常說:“公事為大,私事為小;單位為大,家庭為小。”廢寢忘食加班加點,已經成為他的工作常態。“找我們處長很容易:8小時內上班,8小時外加班。把干工作當責任的人不少,但像他這樣把工作當‘愛好’的,真不多見。”區黨委宣傳部干部處黃琳如此評價多杰才旦。
“在任務面前強調‘休息時間’,純粹等于當‘逃兵’。”多杰才旦反問記者:“不盡心盡責干好本職工作,怎么對得起工資、睡得著覺?”
2012年,多杰才旦參加區黨委組織的明察暗訪工作,去的地方是阿里。那段日子,他跑遍了全地區每個鄉鎮,走村入戶了解群眾疾苦,逐點逐項調查駐村工作和維穩工作,克服種種困難,圓滿完成了任務。有一天晚上,汽車在前往某偏僻鄉村途中拋錨,他硬是徒步20多公里,及時趕到目的地開展調研,被同行人員戲稱為“夜行哥”。
作為機關紀委書記,如何正確處理好“關籠子”和“得罪人”的關系,是件令人頭疼的事兒。多杰才旦在實踐中總結出一套“秘訣”:黑得了臉更要掏得出心,態度真誠不趾高氣揚;講得了紀律更要說得好理,入腦入心不隔靴搔癢;出于公心更要堅持公正,一視同仁不厚此薄彼;嚴格要求更要嚴于律己,身正為范不州官放火。
今年,區黨委宣傳部機關先后有兩名年輕同志準備舉辦“體面的婚禮”,多杰才旦及時找他們談話:“人保持艱苦奮斗本色為體,腹中有內涵臉上有光彩為面。”若因違反“八項規定”受到處理,再排場的婚禮也不體面;相反,只要夫妻恩愛、組織嘉許,再簡單的婚禮也幸福而體面。一番推心置腹的勸導,使兩名同志愉快地放棄了大操大辦的計劃。
“如果發現我這個紀委書記收了別人一棵蔥,大家就可以收別人一錠金。”在機關干部職工大會上,多杰才旦放了句“狠話”,并懇請大家監督。“遵紀守法,首先要從自己做起。每個人都做好了,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環境自然就形成了。現在,中央和區黨委反腐力度這么大,我相信雪域高原一定會越來越純凈……”
在區黨委宣傳部,一提到多杰才旦,所有采訪對象都無一例外地豎起大拇指:“他是我們的好榜樣,不服不行!”
并不是驚天動地的事跡才感人。多杰才旦立足平凡工作崗位,以清正廉潔、恪盡職守、無私奉獻的寶貴品質,印證了他對事業的忠誠,樹立了黨員干部的良好形象,在“生命禁區”不斷延伸著生命的海拔高度。(王雨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