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農牧業生產科技含量
培訓是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勞動者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今年,全市“四業工程”培訓工作將堅持“干什么、學什么,學以致用,用有所獲”的原則,按照市委、市政府“沒有就業門路的不培訓,沒有市場需求的不培訓,沒有發展潛力的不培訓”的具體要求,大力開展農機操作、農作物種植、畜牧業養殖等農牧業實用技能培訓,大力開展建筑業、服務業、特色產品加工等轉移就業培訓,大力開展旅游業、產品經營業等創業培訓,要抓好農牧業實用技術普及培訓,大力提升農牧業生產科技含量。
讓勞動者充分就業
就業是民生之本,民生之源。今年,我市就業工作將堅持“轉得出、安得下、穩得住、能致富”的原則,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培訓是手段,就業是目的”的工作要求,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和城鎮化建設步伐,鼓勵農牧民興辦專業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類型的經濟組織,年內新增農牧民專業合作組織15家以上,力爭農牧民就近就業。著力發展既具有較高科技含量又具有較強吸納就業能力的產業,開發更多就業崗位,力爭年內完成城鄉勞動力總數10%的勞動者轉移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2%以下。
加快實現小康目標步伐
今年,我市將繼續加強龍頭企業發展指導,鼓勵支持龍頭企業、農牧民專業合作社和種養大戶率先實行標準化生產,引導農牧業產業化經營企業向優勢資源和區域集中,發揮集聚效應,加快農產品品牌創建,培育一批知名度高、質量安全過硬的拉薩高原特色農產品品牌。
此外,將對有一定規模的經合組織從技術上、經濟上、項目上予以扶持,培育和發展一批有鄉土氣息,群眾支持,輻射力強,帶動作用明顯的農牧民經營組織。同時,積極為農牧民群眾轉移就業和增收致富搭建平臺,把凈土健康產業打造成富民強市的產業,讓廣大群眾共享凈土健康產業發展成果。
發揮群眾主體作用營造良好氛圍
市“四業工程”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四業工程”是人民群眾的工程,人民群眾是“四業工程”建設的主力軍。今年,我市將緊緊依靠鄉(鎮)、村(居)委會和駐村工作組廣泛深入地大力宣傳“四業工程”的目標任務和具體內容,讓群眾真正理解和了解“四業工程”,積極參與“四業工程”建設。
我市農牧民群眾借助“四業工程”在學校學習縫紉技術。本報記者孫靖宇攝記者從昨日召開的全市“四業工程”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第一次主任會議上獲悉,2015年,全市“四業工程”擬培訓城鄉勞動力32800人,轉移就業培訓就業率達80%以上,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增幅18%以上,四業工程”創收收入占農牧民現金收入的80%以上。(記者孫靖宇實習生文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