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電視劇《西藏秘密》開播以來,我區各族干部群眾熱議劇中的情節、人物、歷史背景、思想內涵等。“《西藏秘密》現象”也成為我區這個冬天最火熱的文化現象。
作為《西藏秘密》評審專家之一,西藏戲劇家協會主席強巴云丹認為,該劇具有鮮明的特點:其一,劇本是難得一見的精品力作,具有極其厚重的歷史感和現實性;其二,許多著名演員聯袂加盟,陣容強大;其三,本劇制作班底堪稱業內一流。總之,該劇主題鮮明、內容豐富,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是一部近年來涉藏題材中不可多得的電視藝術精品。
“我們說要宣傳西藏,讓人們了解一個真實的西藏,那就不能只是介紹今天西藏各族群眾幸福的生活和翻天覆地的變化,也要介紹西藏的歷史,讓人們對過去的西藏有一個基本的、直觀的認識,這部電視劇把一個大主題的西藏歷史題材劇搬上了電視熒屏,恰恰就是從這個角度宣傳了西藏。這也是我區從文化主管部門到具體的文藝工作者需要反思和借鑒的。”強巴云丹說。
多次參與該劇審片工作的西藏著名學者、西藏社科院研究員何宗英說,該劇對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西藏革命黨”人雖著墨不多,但這是西藏其他文藝作品不曾涉及的內容。從相關歷史資料上看,西藏現代大學者根敦群培當時為“西藏革命黨”設計的黨徽、黨旗中,也有鐮刀、錘頭的元素。
由此可以證明,當時中國共產黨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已經影響到中國西藏。這說明西藏的封建農奴制已經走到了窮途末路,面臨壽終正寢的命運。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和平解放西藏、平息武裝叛亂、推翻封建農奴制度,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符合西藏各族人民的愿望和利益。
就在不久前召開的電視劇《西藏秘密》研討會上,區黨委宣傳部組織我區新聞出版廣電、統戰、民宗等部門負責人及部分專家、學者和群眾代表齊聚一堂,探討該片的意義和價值,為我區今后拍攝出更多、更好本土優秀影視劇提供更多經驗和借鑒。
區文聯副主席平措扎西認為,這是一部以史為據、以史為鑒的十分注重歷史真實性的作品,更是一部成功的歷史與藝術嫁接的優秀文藝作品。藏語版《西藏秘密》譯制精準、語言詼諧幽默,貼近西藏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這也是該劇在西藏藏語衛視播出后深受廣大老百姓喜愛的一大因素。
我區藝術家劉志群認為,《西藏秘密》繼去年在央視八套播出后,在西藏衛視藏漢雙語頻道又一次熱播,同樣引起了十分強烈的反響,這說明它真正有分量地觸動了人們的感情和心靈。這是因為它是近年來涉藏題材的影視劇中擺脫了獵奇式的膚淺表達,突破了政治說教式的勉強演繹,以厚重到位的西藏文化特色和深刻凝重的西藏現代社會劇變必然之根源的歷史意蘊,贏得了廣大觀眾的關注。
33歲的毛奇是自治區黨校馬列教研部的講師,他認為,《西藏秘密》雖然只是一部電視劇,但它卻向我們昭示了一個真理,歷史不是某一個群體、某一個集團或某一個階級一廂情愿的作為,而是人民在實踐中的創造。倘若一個政黨遵循了人民的意愿和歷史的選擇,這個政黨就必將成為時代的先鋒和人民的代表,為人民所熱愛和擁戴。
在我區廣大農牧區,《西藏秘密》成為這些日子來農牧民群眾生活中的“談資”。他們認為,《西藏秘密》熱播的23天,是震撼心靈的23天。
家住林芝地區朗縣登木鄉的益西平措告訴記者,《西藏秘密》講的是當時西藏的政教合一體制、貴族老爺們的奢侈生活和農奴們的悲慘遭遇,讓人再一次感受到舊西藏封建農奴制度的殘酷與黑暗。比起那時,今天農牧民群眾就像生活在天堂。
昌都市永嘎村黨支部書記洛松尼扎心里想的是,如何趁著《西藏秘密》熱播,把村里的“新舊西藏對比”教育搞上去。“最近聽不少村民聊天,大家都說這部電視劇演得好、演得真。現在駐村工作隊和村委會正在開展‘新舊西藏對比’教育活動,我和幾個支部委員商議了,考慮請駐村工作隊幫忙買些光盤,放在農家書屋里,大家想看隨時都可以看。”
剛參加工作的“90后”青年索次坦言:“過去,我對于主旋律的影視劇不是很感興趣。沖著郭曉冬、沈傲君、曹炳坤這些影視大腕,剛開始我就忍不住和爸媽一起看了。這部電視劇讓我感到很親切,感覺就像是在講那些發生在自己祖輩、父輩身上的故事,比爺爺奶奶們以前常給我念叨的往事形象、有趣得多。”(記者廖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