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寒缺氧的西藏邊防,官兵們每日生活的一點一滴,都展現出中國邊防軍人特有的堅韌。
林芝軍分區某邊防連坐落在蒼翠的原始森林深處,四周的高山上終年云霧繚繞,偶爾會露出白雪皚皚的山峰。
"很多人都把這里叫做'仙境',這幾年附近的山里還有不少游客慕名而來。"連長寧小龍說。
然而這片景色秀麗的土地,年平均氣溫只有4到8攝氏度,夏天最高氣溫不超過15攝氏度,冬天最冷的時候零下20攝氏度。這對常年駐守在這里的某邊防連官兵,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夏天的時候,雨特別多,大家都說這里是天無一日晴,一個月能有五六天不下雨就已經算是非常難得的了。也因為多雨,戰士們訓練、巡邏的時候,衣服很少是干的,而且總也晾不干。冬天大雪封山,積雪能有窗臺那么高,戰士們業余文化生活也比較貧乏。"寧小龍說。
"不過,最近幾年來,隨著國家的發展,部隊營區建設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寧小龍說,"我們連隊建起了小水力發電站,就是冬天也能保證正常用電。每個班的宿舍都安上了空調和長途電話,娛樂室里有了卡拉OK,圖書室里藏書超過5000冊,特別是實現了網絡進班,每個班里都配置了一臺電腦,能夠聯通軍網。連隊還根據上級統一規劃,建起了能遮風避雨的晾衣棚,使困擾連隊多年的問題得到了解決。"
"現在部隊的生活條件比起10年前我當新兵的時候,真的好太多了。"在連隊連續服役11年、7次獲得"優秀士兵"稱號的張金明說。
"10年前,連隊吃飯,基本上每頓只有兩個菜,一個是罐頭,一個是海帶。偶爾從山下的縣城里買點菜上來,大家都高興得不得了。"張金明說。
而現在,連隊在山下建起了5個蔬菜大棚,連隊一年四季都有足夠的蔬菜供應。
連隊司務長張琪每天都要穿著白大褂、戴著口罩,在炊事班里外忙碌。
"連隊的午餐和晚餐都是自助餐,六菜一湯,主食有米飯和面條,早上每人有一個雞蛋、一杯牛奶或是豆漿,一天供應兩次新鮮水果,這是我們西藏所有邊防部隊統一的伙食標準。"張琪說。
巡邏是邊防連隊的重要任務之一。"原來連隊巡邏都是徒步,每次巡邏到離連隊最近的山口,至少要12個小時,途中要趟過好幾條河流,有時河水及胸那么深。因為河水常年冰冷,在連隊待久了,很多官兵都得了關節炎。"寧小龍說。
2000年,為了解決巡邏路上的難題,連隊決定自力更生,修一條巡邏道。
"道路的勘察、設計、施工,都是我們連隊官兵自己動手。"當時還是連隊一名新兵的張金明說,"那年從6月到10月,除了正常執勤外,連隊官兵全力以赴,用從附近森林里拉來的木頭和砂石墊路基,沒有大型機械,硬是靠肩挑手抬修通了一條十幾公里長的巡邏道。連隊上至連長、指導員,下到我們這些新兵,幾乎每個官兵的肩頭都磨爛了,晚上施工回來,簡單處理下傷口,第二天照樣開工。"
巡邏道的出現,提高了官兵們邊防執勤的效率。2009年,上級重新翻新了這條巡邏道,其中一段變成了水泥路面,其余路段也得到了加固。連隊官兵乘坐上級新配發的巡邏車,幾個小時就能完成過去一天才能完成的任務。
"每次我們官兵到達巡邏目的地,都要用石頭在山上擺個大大的'CHINA',戰士們經常在這里合影留念,他們都覺得,這才是'仙境'最美的風景。"寧小龍說。
來源:新華網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