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義務教育學校食堂禁外包
記者昨日從省政府召開的電視電話會上獲悉:今年內,云南省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學校的學生食堂都將退出承包經營模式,改由學校直接管理,實行零利潤經營,確保國家的補助資金全額用于學生伙食。對全省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和農村寄宿制學生生活補助進行安排,這是今年省政府10件惠民實事好事和20項重點工作之一。在試點過程中,云南省將建立學生營養狀況監測評估制度。
副省長高峰出席并講話。
現狀 一些學生因營養不良體質下降
啟動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結合云南省實際,省政府決定在做好85個國家試點縣工作的同時,把其余44個縣列為省級試點,實現農村義務教育營養改善計劃和農村中小學寄宿制學生生活補助全覆蓋。
當前,云南省一些農村貧困地區和民族邊疆地區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因學生營養不良引起體質下降的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目前,云南省有535萬農村義務教育學生,其中寄宿制學生就有300多萬人,這些學生一日三餐都在學校,還有相當一部分非寄宿制學生雖然不住校,但需要在學校吃午餐。
措施 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補助提高
云南省從2012年春季學期開始,全面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各省級試點地區要按照《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實施意見》確定的資金分擔比例,認真開展試點。鼓勵各地結合實際,大膽創新,勇于實踐,不斷擴大覆蓋面。
國務院決定從2011年秋季學期起,提高“一補”發放標準,達到小學每生每天4元、全年1000元,初中5元、全年1250元,云南省受補助學生達250多萬人。為使寄宿制學生全面享受到這一惠民政策,省委、省政府決定從2012年春季學期開始,將“一補”范圍擴大到全省農村義務教育全部寄宿制學生,享受“一補”的學生,可以同時享受每天3元的營養膳食補助,兩項相加,寄宿小學生能享受7元的補助、寄宿初中生能享受8元的補助,可以基本解決在校膳食問題。
要求 有食堂的學校須用食堂供餐
高峰要求,各地要結合當地的自然條件、經濟水平、風俗習慣、物產、飲食等特點,因地制宜,積極探索各具特色的供餐方式和供餐內容。
其中,須科學制定供餐方案。有食堂的學校必須采用食堂供餐;沒有食堂但人數較多的非寄宿制學校要盡快建好食堂,實行食堂供餐;不具備食堂供餐的學校可暫時采取企業供餐或家庭托餐,并爭取盡快實施食堂供餐。此外,合理選擇供餐內容。各地根據當地飲食習慣和物產條件,就地取材、合理搭配、保證營養。并著力改善就餐條件。按照安全、衛生、實用的原則,加快改善學生就餐條件,加強食堂工作人員和管理人員的配備。
保障 學校直接管理零利潤經營
按照規定,云南省要求農牧、質監部門要加強對學校食品原料生產、收購方面的監管,從食物鏈的源頭上把好質量關;工商、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對供餐單位、個人的主體資格進行嚴格審核,確保衛生、安全、合格。督促有關部門和單位開展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建立食品安全保障機制,制訂學校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積極應對突發性事件的發生。嚴格落實食品安全責任追究制度。堅決防止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確保學生健康安全。
其中,各地區、各有關學校將結合實際,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保證食品原材料供應、采購、制作加工、儲藏、檢驗等各個環節實現規范化操作,避免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建立和完善實名制學生信息管理系統,堅決杜絕套取和虛報冒領補助行為,確保資金安全并發揮實效。加強對學生食堂的管理,所有學校的學生食堂2012年內都必須退出承包經營模式,改由學校直接管理,實行零利潤經營,確保國家的補助資金全額用于學生伙食。
此外,將加強財務管理,依法健全學校財務機構,配備專(兼)職財會人員,切實加強食堂會計核算,加強內控制度建設,定期公布學生營養改善經費賬目,確保資金使用安全、規范和有效。在試點過程中,將建立學生營養狀況監測評估制度,及時分析掌握學生的膳食搭配情況,不斷改進計劃的實施。各學校還將建立由學生代表、家長代表、教師代表等組成的膳食委員會,發揮其在確定供餐模式、供餐單位、配餐食譜、日常監督管理等方面的作用。
學生吃了營養餐,營養有沒有得到改善?
省衛生廳將開展營養評估基線調查
學生吃了營養餐的效果怎么樣?省衛生廳將聯合省教育廳選定云南省12個縣(市、區)的7200名農村義務教育學生,于近期開展營養改善計劃營養監測評估基線調查。即日起,省衛生廳將組織對12個縣抽調的近100名專業人員開展培訓。
結合云南省實際情況,省衛生廳聯合省教育廳選定對富民縣、麗江古城區、楚雄市、通海縣、寧洱縣、宣威市、昌寧縣、勐海縣、彌渡縣、丘北縣、彝良縣、紅河縣等12個縣(市、區)的7200名農村義務教育學生,將于近期開展營養改善計劃營養監測評估基線調查。基線調查內容包括體檢、運動素質測試、實驗室檢查、問卷調查、膳食調查等。省衛生廳近期將組織對12個縣抽調的近100名專業人員開展培訓,明確技術要求,統一調查標準,統一調查方法和設備。
此次調查所選定的縣(市、區)及所在州(市)衛生行政部門將積極協調當地教育部門,認真組織衛生機構、學校等相關單位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基線調查。省級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工作專家組將根據基線調查數據,深入分析研究云南省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的營養健康狀況和膳食營養基線水平,提出營養干預的有效措施和意見,并做好后期的監測、評估。
▼ 延伸思考
食堂由學校自辦職工工資怎么發?
學生食堂一旦收回由學校直接經營,且為零利潤,隨之帶來一個現實問題:食堂工作人員的工資怎么辦?由誰發?在近期的一次赴基層采訪中,晚報記者獲悉,這是不少縣、市、區農村學校面臨的問題。
以祿勸縣為例,該縣一位負責人提出,食堂被學校收回自辦后,食堂從業人員的工資如何落實?營養餐計劃實施后,全縣需要學校食堂從業人員467名,按每人每月1200元工資計算,每年需要支付他們工資672萬余元。而根據縣級財政狀況來看,食堂從業人員工資難以解決。此外,該縣還需新建、擴建92所中小學食堂,所需要的資金投入更是一個大缺口。
昆明市教育局局長宋棟表示,營養餐計劃須變成一種長效機制,因此在啟動后,將對這些問題進行進一步細化研究。省教育廳則提出建議,各學校外聘工勤人員的工資可由當地財政根據生活水平統一劃撥解決。
食堂由學校自辦職工工資怎么發?
學生食堂一旦收回由學校直接經營,且為零利潤,隨之帶來一個現實問題:食堂工作人員的工資怎么辦?由誰發?在近期的一次赴基層采訪中,晚報記者獲悉,這是不少縣、市、區農村學校面臨的問題。
以祿勸縣為例,該縣一位負責人提出,食堂被學校收回自辦后,食堂從業人員的工資如何落實?營養餐計劃實施后,全縣需要學校食堂從業人員467名,按每人每月1200元工資計算,每年需要支付他們工資672萬余元。而根據縣級財政狀況來看,食堂從業人員工資難以解決。此外,該縣還需新建、擴建92所中小學食堂,所需要的資金投入更是一個大缺口。
昆明市教育局局長宋棟表示,營養餐計劃須變成一種長效機制,因此在啟動后,將對這些問題進行進一步細化研究。省教育廳則提出建議,各學校外聘工勤人員的工資可由當地財政根據生活水平統一劃撥解決。
▼ 相關新聞
云南省將整治校園周邊治安
在昨天的電視電話會上,副省長高峰還對校園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提出要求,要堅決杜絕重大責任事故、杜絕群體性事件,杜絕群死群傷案件,杜絕中小學幼兒園暴力傷害事件,確保全省教育系統安全穩定。
高峰表示,學生群體普遍思想活躍、個性獨立、追求前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強,但辨別是非的能力卻極其有限,極易受網絡等新興媒體的負面影響。校園及周邊環境不好,會給青年學生的健康成長構成巨大威脅。此外,部分學校周邊開設的酒吧、KTV、足浴中心等休閑場所,很容易成為“黃賭毒”等違法犯罪分子的藏身之地。同時,學校征地遷建、物價上漲帶來食堂價格波動、教師住房和宿舍管理等,則會給師生情緒帶來巨大波動,直接或間接影響學校安全穩定。
高峰要求,教育部門要不斷提升涉校事件和矛盾糾紛的應對處置能力,從源頭上解決一批影響校園及周邊安全穩定的問題。公安部門要繼續貫徹落實有關加強校園安全工作的要求,確保校園及周邊安全。工商部門要繼續在全省范圍內深入開展“護苗”行動,大力開展校園周邊經營秩序整頓和查處取締黑網吧工作。文化部門要以網吧、娛樂、游藝場所為重點,認真開展學校周邊文化市場治理。司法部門要不斷延伸和拓展人民調解工作領域,著力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確保校園內不發生大的社會矛盾糾紛。堅決杜絕重大責任事故、杜絕群體性事件,杜絕群死群傷案件,杜絕中小學幼兒園暴力傷害事件,減少非正常死亡率,繼續保持事故數和死亡數兩個下降趨勢,確保全省教育系統安全穩定。(劉超)
來源:春城晚報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