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15年農民人均林業收入將超1200元
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云南省在推進“森林云南建設”工作中,將緊緊抓住國家和云南省深入實施“兩強一堡”的重大戰略機遇,實施“綠水青山”計劃,建西南綠色屏障、創興林富民大業、揚七彩云南文化,努力把云南省建設成為生態系統更加完備、林業產業更加發達、森林文化更加繁榮、人與自然更加和諧的“森林云南”,為構建云南省生物多樣性寶庫和西南生態安全屏障奠定堅實基礎。
2015 森林覆蓋率超55%
按計劃,到2015年,云南將實施新造林3000萬畝以上,改造中低產林200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55%以上,森林蓄積量達到17億立方米以上,林業產業總產值超過1000億元,農民人均林業收入超過1200元,縣級以上城市綠化用地超過30%,綠化率超過35%。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林業工作。目前云南省林業用地面積達3.71億畝、居全國第2位,森林面積2.73億畝、居全國第3位,活立木總蓄積量17.12億立方米,居全國第2位。
2012 建立森林生態走廊
今年要搞好三個保護,切實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深入推進天然林保護工程建設,健全完善林業“三防”體系,全力構建生態安全屏障。抓好四大工程,啟動陡坡地生態治理工程,今年啟動烏蒙山區、怒江及藏區等生態脆弱地區80萬畝建設試點,爭取用10年或更少的時間,把全省1000余萬畝25度以上陡坡地和特殊生態脆弱區坡耕地全部實施生態治理和恢復。推進石漠化生態治理工程,到2015年力爭控制住人為因素產生的新的石漠化現象。強化江河流域綜合治理工程,把長江、珠江、瀾滄江、怒江、紅河等國際國內重要江河流域、九大高原湖泊水庫、大型水利基礎設施面山的生態治理和植被恢復納入工程實施范圍,建立以保持水土、護坡護岸、涵養水源為主要目的的森林生態走廊。推進城鄉綠化工程,以山地城鎮建設為契機,構建綠色和諧城市,加強鄉村環境整治,著力改善生態,創造良好人居環境。
為落實森林云南建設推進大會精神,推動云南省從林業資源大省向林業經濟強省轉變,2月23-28日,省委宣傳部、省林業廳組織中央、省、市級媒體到宜良、昆明市西山區、新平縣、思茅區、西雙版納州勐臘縣,深入田間地頭,進到林農家中,實地采訪了云南省造林綠化、森林火災保險試點、林權抵押貸款等相關工作的開展情況。
樣本
宜良 努力建“花鄉水城”
“砍樹是罪人,移樹是庸人,種樹是功臣。”這是進入宜良縣城后看到的城市標語。多年來,宜良縣委、縣政府堅定不移地實施“環境立縣”戰略,始終把生態建設放在發展優先位置,努力建設宜人宜居的“花鄉水城”。
宜九二級公路是宜良縣城通往九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宜良工業園區及匡遠、北古城、耿家營和九鄉4個鄉鎮的主要通道。該路線全長33.086公里,現已完成種植各類喬木5.1479萬株,灌木136.7403萬株,植草護坡44.61萬平方米,預計4月底前全部完成建設,將其打造成一條漂亮的景觀大道。
宜良縣境內共有6條河道穿過,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南盤江,南盤江畔共種植了800余畝銀樺樹并修建了大量景觀。除了在城市和河道兩旁能看見綠化景觀外,宜良縣的自然村內也能看見大量綠樹景觀,在小馬街村到處都能看見楊樹,村民們茶余飯后都喜歡坐在大樹下乘涼。據村委會負責人介紹,村委會免費提供樹苗,樹種的產權歸村民,一年后如果成活,每株補助5元。通過推廣楊樹種植,促進了村莊綠化,今后小馬街村必將綠樹成蔭,實現村莊森林化,必將全面改善村民居住環境和生活質量,提升城鄉一體化綠地景觀水平,使群眾真正享受到綠化成果。
“要防治旱情,植樹造林是根本。”宜良縣委書記張之亮說,2010年,宜良縣制定了“森林宜良”創建目標,去年就完成新增綠化面積41318畝。
針對目前干旱的情況,宜良縣要求在優先保障人畜飲水的前提下,動用一切能動用的人力、機械給綠地補水,對板結的綠化地進行松土、除草,確保了轄區苗木有水喝,不發生大面積死亡現象。
“三分栽種,七分管護。”為了使樹種得以成活,宜良縣委、縣政府針對近年來私挖亂采等違法行為加大執法力度,成功破獲了18起非法占用林地刑事案件,查明非法占用林地面積444.26畝,依法扣押了20000多噸礦石。
圍繞“森林宜良”建設任務,宜良計劃在縣鄉公路沿線、村內主干道、河道、溝渠、機耕道、村莊四旁、房前屋后、庭院內外、單位庭院、居民小區、縣城面山、工業園區等區域,進行全面綠化,并按照“多搞森林化、少搞園林化”的原則,堅持一年四季抓綠化,通過強化生態基礎建設,市場拉動和產業帶動,真正做大森林資源總量,使宜良從資源大縣轉變成生態綠化產業大縣。(李婧)
昆明建主題森林公園 免費向市民開放
今年是昆明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攻堅之年,昆明市著力實施好“五大重點工程”,確保年內“創森”各項指標達到國家森林城市標準,實現2013年成功“創森”目標。
●優先在主要公路、主要干道、城市輕軌沿線兩側建設30米至100米以上的綠色林帶。
●各區縣在城鎮周邊積極開展主題森林公園建設,建成后,將對市民免費開放。
●年內完成退耕還林工程20萬畝。
●實施營造林100萬畝,國家石漠化治理工程封山育林3.4萬畝,市級退耕還林20萬畝,義務植樹1128萬株。
●引導市民主動投入“創森”工作,年底,市民對“創森”工作的支持率和滿意度要達到90%以上。年內還要組織昆明市“市樹”評選活動。 (記者朱虹)
來源:云南網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