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鐵路局開展“三不讓”愛心助學活動幫孩子圓夢
“是鐵路這個家讓我圓了四年大學夢!”
“是鐵路這個家讓我圓了四年大學夢!是鐵路的‘三不讓’助學金給予我繼續讀下去的勇氣,沒有鐵路叔叔阿姨的幫助,我真的無法走進這四年的大學生涯!心中萬分感激!”
秋季一開學,一封感謝信就擺在了開遠工務段工會辦公室的桌上,這是一名叫武愉恩的現就讀于昆明理工大學應用化學專業09級的學生寄來的。
“十余年寒窗苦讀,剛盼來了大學生錄取通知書,但此時家中的頂梁柱卻倒了。” 武愉恩在信中說,三年多前,一個不幸降臨到他的家里。他的父親武文彬,一個在鐵路上行走了近四十年的巡道工突發疾病離開了人世。
“我感覺此時天塌了!” 武愉恩信中說,面對沒有工作,身患高血壓等多種疾病的母親和為父親就醫所欠下的債務,讓武愉恩對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充滿了迷茫。畢竟對于一個除了父親的工資外沒有其他經濟來源的家庭來說,要湊夠如同天文數字的大學學費何其艱難。正當一家人一籌莫展時,開遠工務段工會的干部來到了武愉恩的家中,對一家人承諾:鐵路工會不會讓任何一個職工子女因經濟困難而輟學!
“段工會及時向路局工會為我申請了5000元“三不讓”助學金,還為我們母子倆辦理了每人每月120元的遺屬補貼。” 武愉恩寫道,從他進入大學開始,每年開學,都能收到5000元助學金,讓他能安心讀書學習,至今,已累計領取了兩萬元的助學金。
武愉恩在信中說:雖然父親走了,但鐵路依然沒有忘記他,繼續幫助他兒子完成學業。我想,這就是他能一輩子兢兢業業,時刻以身為鐵路人自豪的原因吧!在過去的三年里,我一直很努力的學習,剛進大學時我英語不太好,導致總體成績也不太好,不過我時刻牢記,不能鐵路叔叔阿姨們的良苦用心,想到這兒,我就更努力了。現在,我的學習成績保持在班級前列,我本人擔任應用化學專業班長,在搞好學習的同時,我還認真負責地完成每一項班集體的工作,對自己嚴格要求,精益求精,爭取用知識改變命運。
武愉恩最后寫道:父母給我取名武愉恩,“愉”是希望我快樂成長,“恩”則是希望我學會感恩。今天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寫下這封感謝信,感謝路局和開遠工務段在我們面臨困難時給予的幫助。明天我更會以積極的心態,堅定的信念去回報社會,回報國家。我一定不會讓你們的付出變成徒勞。如果有機會,我一定會爭取來鐵路上工作,報達鐵路對我的恩情。
據開遠工務段工會干部介紹,像武愉恩這樣受助的職工子女還有很多。近年來,昆明鐵路局自覺踐行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理念,落實“三不讓”(不讓任何一個職工子女上不起學、不讓任何一個職工看不起病、不讓任何一個職工家庭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幫扶救助措施,讓和煦的春風吹進困難職工家庭,使數百名莘莘學子走出陰霾、看到希望、實現夢想。
據資料統計,自2006年昆明鐵路局開展“三不讓”愛心助學活動以來,全局共有3793名職工子女獲得共計639.02萬元的資助。(通訊員 張文海 記者 李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