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8個人口較少民族代表吐心聲
興產業
經濟搞上去,百姓富起來,最關鍵的就是產業發展。談到這個話題時,8位來自邊遠山區的代表頓時都打開了話匣子。資金、政策,則成為代表們口中出現最多的關鍵詞。
石正杰(阿昌族)代表說,龍陵縣龍新鄉正在大力發展烤煙和石斛兩種經濟作物,當地自然條件尤其適合石斛的生長。“我們想要建立石斛從種植到加工銷售的一個成熟的產業鏈,把龍陵石斛做出品牌來,現在也正在積極爭取各方面的資金支持。”
李應明(布朗族)代表來自雙江縣大文鄉,那里有著特殊的立體式地形:鄉里最高海拔3000多米,最低才600多米,“立體生態適合發展立體農業,像我們鄉的農作物有咖啡、烤煙、香蕉,還有林業、竹木等,我希望政府能出臺相應的貸款扶持,讓我們農民手上有資金來發展家庭農業?!崩顟髡f。
怒江州貢山縣以原始的自然環境聞名,如何改善當地少數民族一直是外界關注的焦點,馬正山直言,保護貢山的生態文明與當地的經濟發展一定要兩手抓。“依靠生態是我們唯一的發展道路?!?/p>
“比方說,今年我們要大力開發獨龍江和丙中洛的旅游,依靠獨一無二的旅游資源,進行科學的配套設施規劃,在這方面,也希望能多些政策和資金支持?!瘪R正山說。
保文化
“由于沒有雙語教育,很多少數民族的后代都不會說本民族語言,很怕連自己的語言都失傳?!痹谡劦矫褡逦幕膫鞒信c保護時,唐海英、楊艷、韋昌、段梅等4位女代表憂心忡忡。
來自德宏的德昂族代表楊艷頗為自豪地介紹說,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不僅有傣語、景頗語的電視、廣播節目,還有全國首創刊發五種文字的報紙?,F在楊艷正在積極呼吁在德宏開辦民族語網站,讓少數民族群眾也享受現代信息的通達方便。
“我們許多少數民族只有語言沒有文字,所以很多東西只能靠口口相傳,但如果有一天,連語言都不會說了,很多東西難免流失?!被Z族是中國最后一個確定的少數民族,人大代表唐海英說,人口較小民族的文化如何搶救、保護與傳承,是她一直關注的重點?!鞍ɑZ族在內,省里還有多個少數民族都是只有語言、沒有文字,文化傳承和保護面臨的困境很大,希望省里能夠有專項資金給予扶持?!?/p>
最后,八個人口較少民族人大代表表示將把云南省第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精神帶回基層,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深化結對幫扶,實施產業扶貧。“期盼到2020年,和其他民族一道奔小康。”(記者 李映青 郭安菲)
實習編輯:范文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