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上講過,‘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凡是父母所喜歡的,一定要盡力做到。凡是父母所不喜歡的東西,就要盡力改正和去掉……”
在浙江省天臺縣看守所,長期致力于傳統文化傳播的學者盧國信,正在通過監視器,面對幾百名服刑在押人員講課。讓傳統歷史文化走進監獄,是天臺縣看守所對服刑人員改造的創新。
“我在全國各地已講授了11年傳統文化,走進看守所、面對監視器講課還是第一次。”盧國信說。他引經據典,講授中國孝道。全所的留所服刑在押人員在監室里認真聽講,有人不時在筆記本上寫下令人難忘的話語。“人生病了,我們就會去看醫生,現在的你們就是生了病,所以你們要在這里醫療,等到病好以后,還是一個健康的人。”講到這里,臺下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掌聲。
看守所還安排了互動交流的環節。一位今年30歲的留所服刑人員父親幾年前去世,在聽了孝道講課后向講課老師提問:“為什么當我們在失去以后才知道要珍惜,在擁有的時候卻不懂得盡孝?”盧國信說:“你犯罪進了看守所已經是大不孝了,從今以后要趕緊盡孝,遵守監規也是盡孝,努力改造重新做人,早日回到母親的身邊,為社會、為家庭做出貢獻。”
很多被羈押人員在聽課后感觸很深,知道反省錯誤,也認識到父母、家人對自己的深愛。一位姓葉的小伙子說:“以前做錯了事在外面潛逃了五年,等后來看到父母,他們原本的黑發已是滿頭銀白。現在我明白是父母為我操碎了心,特別對不起他們的養育之恩,我一定認真改造爭取減刑,孝敬父母。”
曾非法拘禁他人的小龐說:“這種教育很實在,聽課后對自己的犯罪認識是一種提升,以前總認為有人反對或者阻礙我達到目的,都可以報復他,說到底是因為太以自我為中心了,所以做出對不起社會、對不起父母、對不起親人,更對不起兒女的事。現在我犯了罪,但至少對我的人生是一次改造,還來得及去孝敬父母回報社會。”
天臺縣看守所副所長茅立新認為,為看守所里的在押人員和犯罪嫌疑人傳授中華傳統文化,就是喚醒他們做人的良知、對社會的責任、用感恩之心感謝社會、感謝父母。
今年49歲的盧國信是黑龍江雞西市“弟子規”學校名譽校長、“孝道”學會會長,還擔任吉林東遼縣翰德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中心名譽校長。十多年來,他在全國各地無償舉辦了各類傳統文化講座千余場次,許多的企業家、機關干部以及大、中、小學生都是他的鐵桿“粉絲”。
來源:新華網(記者 李亞彪) 編輯:張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