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浙江農村老板組織巡邏隊防范小偷小摸
陸老板的橡筋廠在海寧市斜橋鎮金石村,年產值幾百萬元。
他是村里老板巡邏隊的一員,每個月至少6天戴上頭盔,穿著迷彩服,別上紅袖章,開著自己的私家車巡邏,從晚上11點巡邏到凌晨4點,收工。
金石村有企業120多家,村民4000多人,老板巡邏隊隊員40多人,清一色的企業主,他們巡邏時,有個特點就是開上自己的私家車。村治保主任舒志強說,現在村里的治安情況日趨復雜,村民家今天被偷一只雞,明天被偷一只煤氣瓶,但護村隊人力有限,怎么來制止呢?
整合一切能整合的社會資源——這是浙江平安志愿者隊伍建設的精髓所在,體現了浙江人“精打細算”的特點。
在海寧,小老板“下班”后,無所事事,容易染上賭博等惡習,成立巡邏隊,也是能讓大家有個緊箍咒,“不做違法的事”。
老板們還把生意場上的精明用到巡邏上,有時車隊集體行動造聲勢,有時分散單獨行動,將車熄火停在偏僻處守候。
40人分6個班,每6天一輪,村干部帶隊參加巡邏,鎮綜治辦每天派一名協警指導,風雨無阻。而那些沒當上巡邏隊的老板,掏錢支持村里搞技防,裝監控探頭。
金石村“老板巡邏車隊”成立1年多,已抓到10多個小偷,全村去年發案率比前年下降了21%。
目前,這一模式在海寧推廣。
回顧
2004年5月,省委省政府作出“平安浙江”建設部署以來,“平安志愿者”應運而生。
2009年6月11日傍晚,永康平安志愿者隊伍正式出街。這是全省規模最大、專業化程度最高的平安志愿者隊伍,隊員有2000人。
專業化、穩定性是永康志愿者的最大特色。根據綜治工作的需要,當地政府又細分為11支平安志愿者隊伍,包括治安巡邏、青少年幫教、社區矯正等志愿者服務隊。
這幾年,為配套平安浙江建設,各類專業隊伍相繼成立。最近,團省委和省綜治辦決定,全省平安志愿者劃分為治安防范管理、矛盾調處、禁毒防艾、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法律服務援助、歸正人員安置幫教、社區矯正、反邪教、心理干預等十大類。
■專家觀點
社會治安靠大家 這是新的社區警務戰略
浙江警察學院治安系副主任金誠:
平安志愿者隊伍,體現了新時期的社區警務戰略,社會治安需要靠大家,這是共同的責任。
群防群治,實現了事后處置向事前預防的策略轉變,這種預防式管理,有利于從源頭上遏制萌芽中的矛盾;由志愿者主持調解,親和力強,得到了更多的群眾認同。
志愿者的發展與社會發展是同步的,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人們對責任和價值觀的認知達到一個高度,這時,把“志愿服務”理念引入群防群治,通過服務他人、服務社會實現人生價值,已成為社會大眾一種新的心理需求和時代風尚。
群防群治的模式,使社會管理和社會面防控更加嚴密有效,志愿者隊伍廣泛參與城市管理各項工作,對違法犯罪形成威懾,為及時有效處置各種突發事件提供保障,市民安全感大大增強。
同時,平安志愿者的發展,還需要建立、完善一系列長效機制,比如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讓平安管理從臨時應急措施向常態科學模式轉變,使人民群眾成為平安建設的力量之源。
來源:錢江晚報 編輯:張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