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減災能力提升經濟發展水平
“強搪固房”工程實施三年來,經過多方共同努力,各項建設均取得了顯著的成績,而在硬件改觀的背后,浙江的防災減災綜合網也已具雛形,防臺抗臺、抵御流域性洪水等防災減災能力正進一步提升。
據了解,“強搪固房”工程實施以來,在歷次洪澇、臺風等特大自然災害中,浙江省沒有發生一座水庫垮壩,沒有一條重要堤防決堤事件,保障了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浙江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舟山市普陀區展茅街道的螺門浦道是在今年的堤防加固工程重才修葺一新的。記者7日在舟山采訪期間,街道的居民說,由于年數久遠,淤積嚴重,螺門的地勢又比較低,往年到了汛期一下雨,附近居民的家里都會進水。經過修繕清理后,現在河道上建起了新的排澇閘,“臺風期間,洪水可以及時的排出去,兩岸居民再也不受洪澇之苦了。”
“除險加固后的山塘水庫發揮了綜合效益,不僅攔住了山區的雨水,避免了平原和城市造成損害,而且還儲存了寶貴的水資源。”寧波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呂振江介紹說,從2000年以來,寧波市水利防災已經累計減少經濟損失高達100億元,近年來表現尤為明顯。
浙江省社科院有專家指出,“強搪固房”工程的實施,防災減災系統化的建設推進,在當前以人為本,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基礎上,還維護了經濟的健康發展,在當前自然災害多發的背景下,有效減災就是助推發展。
在目前,我國的災害預警體系還較為薄弱,尤其是在臺風預報方面,離世界先進水平還有不小的差距。有專家指出,防災減災體系的建設涉及到硬件、軟件兩個方面,浙江近年來在兩方面均有所提升,尤其是硬件建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綜合防災減災能力還有待提高。
來源:新華網浙江頻道 編輯:張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