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來,蘋果公司前首席執行官史蒂夫·喬布斯的退位及健康問題成為美國重大新聞,引發業界關注,公司股價起伏。美國媒體戲稱,喬布斯的三長兩短已成為蘋果公司乃至硅谷行情風向標。回顧30多年的“喬布斯傳奇”,人們常會說,喬布斯有超常預見力,然而對于現在的地位,恐怕十幾年前他自己也不曾預見到。
從十幾年前瀕臨破產的“爛蘋果”,到今天的美國市值最高、最具創新能力的企業之一,喬布斯重新執掌的蘋果公司變化讓人驚嘆。喬布斯成為了蘋果公司的靈魂,乃至IT行業的精神偶像。
近年來,解碼喬布斯的“創新DNA”在美國頗為熱門,已有多部專著出版,比如《深入史蒂夫大腦》。在喬布斯宣布退位后,美國媒體也不斷涌現各種總結,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綜合來看,喬布斯敢創新、會“造夢”、求“完美”成為了一致看法,也是“未來喬布斯”的重要借鑒。
敢于開風氣之先
喬布斯被認為具有敢于承擔大風險的勇氣。他不僅是硅谷“車庫創業”的代表之一,也有遭受挫折后多次再創新業的經歷。與一些公司創始人總是走不出過去不同,喬布斯不怕否定和超越自我,勇于進行新的嘗試。
比如,在1985年因經營理念分歧暫別蘋果后,喬布斯執掌“PIXAR”動畫電影公司,率先以數碼技術改造動畫片制作,推出《玩具總動員》等賣座動畫片,甚至擊敗了動畫業的“老大”迪士尼。而在1997年重返蘋果后,他果斷率領公司將重點由傳統的電腦轉向音樂播放器等消費電子產品,給公司新生,在iPod等大獲成功后也沒有“小富即安”,而是一方面不斷通過研發對現有產品更新換代,一面大膽進軍手機、平板電腦等看似沒有多少空間的新領域。
《華爾街日報》著名IT專欄作家莫斯伯格指出,喬布斯之所以在多個領域給高技術行業帶來變革,是因為他愿意冒著風險嘗試新想法,甚至敢于領風氣之先、在新產品中舍棄當時在他人看來仍至關重要的軟驅等技術。一些專家認為,不怕失敗和敢于冒險,是硅谷創業和創新文化的核心要素,這在喬布斯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喬布斯的“敢”建立在非凡洞察力之上。他善于超前發掘消費者的“潛意識”需求,有人說他的想法經常領先其他人好幾年。他曾引用福特汽車公司創始人亨利·福特的話說明預見力的重要:如果在汽車時代早期詢問客戶有何需求,很多人可能都會回答說“要一匹跑得更快的馬”。
正因如此,喬布斯看到了一個趨勢,利用更小巧的裝置來代替個人電腦完成上網等任務,技術上已越來越成熟,消費者對“小巧”和“個性”也有迫切需求。看準了這一需求,喬布斯才敢于讓公司在傳統的電腦之外,先后推出iPod音樂播放器、iPhone手機,乃至iPad平板電腦等多款小巧時尚的產品,進而領導公司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