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元買的線材不能用
7月初,顧女士在京東網(wǎng)上商城下單購買了4臺電視機。7月13日,貨還沒送到,一個電話卻先找上了門:“電視機送到了嗎?我是裝電視機的,公司把你的單子派給我了。”顧女士聽了,以為是京東的售后安裝人員,表示到貨后會聯(lián)系他。
第二天,電視機到貨。顧女士便回?fù)茈娫掃^去,讓這位“安裝師傅”上門來安裝。師傅到家后,一邊安裝,一邊和顧女士聊起“自己公司員工”的情況,“談吐中讓人感覺他就是京東的人,我也完全相信了他。 ”
安裝過程中,師傅提出,顧女士的電視機需要配置“電視線”。出于對京東的信任,顧女士花1000元購買了4根。師傅還準(zhǔn)備向顧女士推銷電視機掛架,但因為她已經(jīng)買了,只好作罷,最后收取了50元打孔費。
安裝結(jié)束后,因為有線信號還沒通,當(dāng)場并沒有測試有線信號。幾周后,有線公司上門安裝機頂盒,顧女士卻驚訝地發(fā)現(xiàn),接上1000元買來的“電視線”,電視卻根本沒有信號。幾經(jīng)調(diào)試,最后由有線公司裝上機頂盒自帶的電視線,畫面才正常顯示。
顧女士再聯(lián)系那位安裝師傅時,對方卻一再推諉,無論如何也不肯上門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