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經過這些年的改革,政府職能轉變取得了顯著成效,但目前政府權界仍不夠清楚,還是管了許多不該管的事,甚至一定程度上還承擔了“無限責任”。
“本次改革突出強調職能轉變,可以說是抓到了要害?!鼻笆鲂姓w制改革研究會學者說。他并介紹,本次改革重點在于“三個放權”,即向市場放權、向社會放權和向地方放權。體現了中共十八大提出的“繼續簡政放權”的要求。
如,《方案》提出,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將有望使民眾依法通過社會組織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和參與社會事務管理,有利于更好發揮民眾主人翁精神,推動社會和諧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放”的同時,《方案》亦強調了政府的“收”,具體表現在“三個加強”——改善和加強宏觀管理、加強基礎性制度建設、加強依法行政?!笆铡薄胺拧敝g,不僅約束了政府在放權過程中作“甩手掌柜”,出現部分領域的管理真空。更重要的是,這使得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四者的權責關系得以理清,有利于四者嚴守分際,各負其責。
作為《方案》的一大亮點,“加強基礎性制度建設”的表述意義亦不可小覷?!靶蜗笠稽c說,基礎性制度建設就是國家治理中的基礎設施,”薛瀾說,“這意味著國務院組織機構的職能配置及運行方式有了法治基礎,同時,還可以將很多不良現象在初露端倪之前得以遏制?!?/p>
“這一方案無疑是讓我們振奮的,正是因為它的全面性?!毖懻f,“但方案一旦通過,接下來的工作會更艱巨。一則部門的調整牽涉到人員的變動;二則如何規范政府的有序退出和加強監管,以避免‘一放就亂、一亂就收、一收就死?的覆轍;最后還要特別注意理順地方與中央的權責分配?!?記者/石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