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上午,美麗的南京城迎來了文萊國蘇丹長妹、外交和貿(mào)易部無任所大使瑪斯娜公主,公主殿下夫婦一行14人在中國首任駐文萊國大使劉新生和南京市副市長許慧玲等陪同下,拜謁了位于雨花臺區(qū)的古浡泥國王墓,并為“中國-文萊友誼館”揭牌,拉開了中國與文萊正式建交15周年紀念活動的序幕。
上午9點多,和煦的春風(fēng)吹過南京南郊的青山綠水,瑪斯娜公主夫婦乘一輛超長奔馳車來到中華門外石子崗古浡泥國王墓處。年逾六旬的公主身著一襲海藍色綢裙與黑色外套,頭裹藍色印花的絲綢頭巾,在許慧玲副市長的陪同下開始拜謁行程。文萊公主為何專程來寧參觀浡泥國王墓呢?這里還有一段蕩氣回腸的歷史故事。古浡泥國也就是今天的文萊國,早在2200多年前西漢時,中文兩國就開始了友好交往。明朝時,三寶太監(jiān)鄭和率龐大的船隊七下西洋,開辟了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更是將兩國關(guān)系推向了鼎盛時期。明永樂六年(公元1408年),年輕的浡泥國王麻那惹加那乃非常向往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遂攜王后、王子一行150多人,隨鄭和航海船隊來中國訪問,受到了明成祖朱棣的盛情款待。不幸的是,他僅在中華大地游覽月余,便因染重病而病逝于南京,年僅28歲。明成祖遵其“希望體魄托葬中華”之遺愿,以很高的禮節(jié)埋葬了這位異邦君主。斗轉(zhuǎn)星移,歲月更替,浡泥國王墓曾在歷史中一度渺不可尋,直至1958年5月,人們才重新發(fā)現(xiàn)了佚名已久、一直被當(dāng)?shù)厝朔Q為“回回墳”的浡泥國王墓。此后,浡泥國王墓受到了各級政府的精心呵護,也成為我國現(xiàn)存僅有的兩處國外帝王墓之一。今天文萊公主瑪斯娜專程拜謁的浡泥國王墓已經(jīng)專門修繕,再現(xiàn)了昔日的尊貴與輝煌。在墓冢前,許市長向瑪斯娜公主介紹,這座墓碑的頂上雕刻了兩條龍,在古代中國,龍是國王的象征,公主夫婦以文萊特有的禮儀對墓中逝去600余年的先王表示了悼念。
拜謁過后,瑪斯娜公主來到坐落于古浡泥國王墓一側(cè)的“中國-文萊友誼館”,在文萊民歌聲中,泉水、棕櫚環(huán)繞的友誼館散發(fā)出特有的異域風(fēng)情。公主為友誼館送來了兩件她自己的藏品,一件是文萊當(dāng)?shù)靥厣慕鸾z織錦,還有一組文萊的銀制民族樂器。在揭牌儀式上,她說:“古浡泥國王墓距今600余年,與文萊國統(tǒng)治時間幾乎持平,這座墓的歷史就是我們自己的歷史,這里也是中萊兩國友誼的見證。”記者了解到,文萊蘇丹還將為文萊風(fēng)情園三期公程規(guī)劃中的水亭建設(shè)捐款,斔鼓裙髟谀暇┒毫粢惶欤魈鞂⒊糖巴鶕P州。
(來源: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