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古代七大奇跡”唯一尚存的古埃及胡夫金字塔是世界最大的巨石建筑,但4000多年來人們始終在猜測巨大的石塊究竟是怎樣被搬運到塔頂的。法國建筑師讓-皮埃爾·烏丹日前宣布,答案已經找到,胡夫金字塔的建造分兩步走,其中上半部分是通過“由內而外”的辦法建造而成的。
***塔內存在螺旋狀隧道
據英國《獨立報》報道,現年56歲的烏丹3月31日在巴黎舉行的一次關于三維技術的會議上公布了他經過8年研究得出的結論。他說:“我是一個建筑師,我的腦中就有一部三維計算機。我認為金字塔的建造涉及兩個工程,一個如何堆砌金字塔的主體,一個是修建安葬法老的墓穴。”
根據烏丹的理論,建造胡夫金字塔的初始階段使用了一條外置斜坡,它的頂點高出地基43米。巨石通過這個斜坡堆砌成了金字塔的底部主體,占金字塔總體重量的70%,法老墓就建在這個堅固底部的基礎上。
隨后,勞工還要在墓穴上方建造塔頂部,他們在塔壁內側10米至15米的地方修建了蜿蜒通向頂部的螺旋狀的斜坡。據烏丹估計,斜坡全長大約有1英里(約1.6公里),拖動1噸的石頭需要8至10名工人,石塊最終旋轉著不斷堆砌到法老墓室上方。
烏丹解釋說:“它像一條有蓋的通道,但在金字塔的4個角落是露天的,讓巨石能夠轉彎。”當巨石運輸完成,露天的四角便被填堵,構成金字塔的一部分。烏丹相信,雖然四角被堵,但斜道里面還是空的,而且至今仍保留著。如果被允許進入金字塔的內層進行考察,應該可以找到這些斜道。
***4000人為法老造墓
8年前,烏丹開始致力于胡夫金字塔的研究,他關于“內部斜道”假說的念頭緣自1986年對胡夫金字塔的一次微重力測試的結果。法國科學家當時發現了一個異常現象,金字塔內存在一個密度較小的螺旋狀結構。在此后十幾年中,專家對這發現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為了驗證自己的假說,烏丹開始與法國軟件公司Dassault Systemes進行合作。14名軟件工程師用了兩年的時間,設計出了一個三維模型,模擬了古埃及人把巨大的石灰巖和花崗巖一塊又一塊堆高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