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5月1日,日本第一個“棄嬰搖籃”在熊本市慈惠醫院正式設置,將匿名接受因父母無力養育等原因而被遺棄的嬰兒。當天,醫院職員用娃娃玩偶測試和模擬了接受棄嬰的過程。
***正式設置、完成測試
據英國媒體報道,為了設置這個“棄嬰搖籃”,慈惠醫院把一樓新生兒咨詢室的外墻鑿開一塊,然后給這里裝上門,門內則設置了恒溫36攝氏度的床型醫療器械,人們可以從外面把嬰兒直接放進去。
當“棄嬰搖籃”的門被打開時,早就安裝好的蜂鳴器會自動鳴叫,醫院二樓新生兒室的警示系統也會自動啟動,在這里24小時值班的職員將及時趕到。
而且,“棄嬰搖籃”的門上用的是彩色玻璃,從內側看不到父母的臉。據悉,這個“棄嬰搖籃”將從5月中旬正式啟用。
2006年12月,天主教醫院慈惠醫院向熊本市政府申請推出“棄嬰搖籃”,市政府于今年4月初批準這項計劃。熊本市市長說,沒有法律根據規定設置“棄嬰搖籃”是違法的。
慈惠醫院從4月12日開始施工,并在5月1日正式設置日本第一個“棄嬰搖籃”,并完成相關測試。
***安倍反對、公眾褒貶不一
對于日本第一個“棄嬰搖籃”,倡導回歸“家庭價值觀”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今年2月曾表示,他非常抗拒這個計劃,因為它會助長為人父母者推卸養育下一代的責任。
日本民眾對于這一措施則褒貶不一,有人說,這是拯救生命的緊急措施,能給棄嬰們一條生路。
而且,如果“棄嬰搖籃”得以推廣,有助于提高日本的生育率。日本人一般都能接受墮胎,在大家庭范圍以外領養孩子的例子則少之又少,因此全國生育率多年來持續低迷。如果啟動“棄嬰搖籃”,這將能挽救被扼殺的小生命,并避免隨意丟棄并殺害嬰兒的情況。
但是,也有人認為這會助長棄嬰現象,縱容那些狠心的父母遺棄嬰兒。
據悉,日本的這一做法是效法德國之前推出的類似措施。2000年,德國第一個現代“棄嬰搖籃”(也稱為“棄嬰艙”)在漢堡啟用,柏林則從2003年開始設立,現在德國的“棄嬰搖籃”數量已經超過90個。
此外,不久前,意大利羅馬的一家醫院也出現了一臺形似自動取款機、內有電熱搖籃和呼吸器等救生工具的棄嬰接收設施。
(張春燕)
(編輯: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