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生活在加拿大,會處處感受到加拿大人那種強烈的節能意識。
一天,筆者應邀到朋友維恩家吃晚飯,一進門就有不同的感覺:門廊的燈沒開,客廳的燈是進門時才打開的,書房沒開燈,只有廚房是明亮的。
席間,維恩向筆者解釋他為何實行“燈光管制”。原來,他在參加一項“減光活動”。維恩說,環保需要
節能,節能可以幫助環保。只要人們從日常小事做起,就可收到節能的效果。
“減光活動”的倡導者是加拿大一家著名的娛樂電視臺。維恩介紹說,“減光”實際上就是隨手關燈,人走燈滅的意思。“減光活動”的倡議中說,“減光活動”舉手之勞,你家“減光”,我家“減光”;“減光”需做3件事:關掉辦公室的長明燈;如10分鐘內無人,電腦和電視就應關閉;盡量減少生活垃圾,廢品要循環利用。談及此,筆者下意識地抬起頭,環視屋內,只有兩盞燈還亮著。
雖說是項小活動,但畢竟是由一家有廣泛影響的電視臺發起的。該電視臺一位主持人這樣解釋“減光活動”:“人生大約70歲。離世后,尸體幾個月就分解了。可是你活著時丟棄的塑料瓶子需要100年才能降解。在我們辭世時,兒時丟棄的塑料瓶還沒有降解完。用冷水洗衣,用節能燈泡,隨手關燈……上班步行或乘公交車,既節能又環保,還省錢。人類要為我們的星球,為空氣、森林和野生動物著想。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我們照顧好她,她才會照顧好我們!”
可能受這家電視臺的啟發,近日加拿大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電力局也正式向廣大用戶發出呼吁,希望市民隨手關燈,節電省能。筆者還看到一個統計,每個加拿大家庭裝有40—60個燈泡,經常亮著的有20個左右。筆者對此不大相信。可一數,自己住的房子里僅客廳和廚房就有21個!加拿大的電費較低,人們用電很大方,難免會造成浪費。“減光”就是要從此減起。
在加拿大,從小學開始,老師就講節能的道理,告訴孩子們:回收一個飲料金屬罐,節省的電足夠看兩小時的電視;用回收的廢紙再加工的紙張印制圖書,每印5000冊可省6000千瓦時電和45棵大樹,并少排7000磅(1磅等于453.6克)廢氣……
一位教師對筆者說,好習慣可以節能。不能覺得事情與己無直接利害關系就漠不關心。小可成大,日積月累就是大數目。他說,加拿大人購物時患有“孔雀綜合征”:手提一大堆塑料袋子,炫耀買了多少東西,其實完全可以用可多次使用的袋子取代。少用塑料袋,既節能,也保護環境。
加拿大政府對節能更是不放松。首先重視的是如何提高熱效率,也就是能源使用的效率。此外,還出臺了不少配套措施,例如:買大排量的“油老虎”汽車要課重稅,買節能車則有獎勵;對實行節能計劃的家庭給予補助;對利用太陽能和風能的事業單位,也都有一定稅收優惠,等等。
(來源:新華網 編輯:夏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