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哈勃望遠鏡2003年拍攝的火星圖片 |
 |
1957年10月4日,蘇聯成功發射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
 |
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的模型,雖然直徑只有58厘米,卻是具有歷史意義的成就。 |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美國和俄羅斯10月3日舉行儀式,慶祝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50周年。兩國在慶祝儀式上還簽署了一項合作協議,決定聯手尋找月球和火星上的水資源。
1957年10月4日,蘇聯宣布成功地把世界上第一顆繞地球運行的人造衛星送入軌道。美國官員表示,他們不僅因蘇聯首先成功發射衛星感到震驚,而且對這顆衛星的體積之大感到驚訝。這顆衛星重83.6公斤,比美國準備在第二年發射的衛星重8倍。
今年10月3日,美國駐莫斯科使館專門舉行儀式,紀念50年前的人類壯舉,兩國宇航員代表以及航天局官員參加了紀念儀式。
不過,雙方都避免提及兩國冷戰期間發生的太空競賽等不愉快的歷史,而是強調他們一起取得的成就,例如1975年7月,美國和蘇聯合作執行了歷史上第一個由兩個國家合作的載人航天任務“阿波羅-聯盟”計劃,此后兩國在國際空間站也有合作。
根據10月3日美俄簽署的協議,美國航空航天局將使用俄羅斯的科學設備探尋月球和火星是否存在氫,而氫元素是水的重要組成部分。俄羅斯聯邦空間局負責人在慶祝儀式上說:“我希望我們能夠繼續合作,希望俄美科學家將來能繼續致力于共同項目的研究,使我們成功探索月球和火星。”
2008年10月,美國航空航天局將發射月球探測衛星——“月球勘察軌道飛行器”。它們將前往月球的兩極為建造月球基地尋址,并探尋是否有資源能夠支撐此類基地的長期存在。
參加慶祝儀式的美國航空航天局項目科學家戈登對記者表示:“俄羅斯生產的月球勘測中子探測器對我們大有幫助,能非常精確地定位可能存在水的地點。”
2009年,美國航空航天局將發射的“火星科學實驗室”火星車預計在2010年登陸火星。火星車將用兩年時間分析火星地表構成,屆時,俄羅斯的月球勘測中子探測器也將在探尋火星水源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作者:韓榕華 編輯:夏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