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站環球在線消息:世界人口第一大國中國的人口城市化比例已達到40%。這一數字到2050年預計將達到70%,屆時中國的城市總人口將突破10億。
聯合國26日發布報告稱,隨著亞洲和非洲的城市化,到今年年底,全世界的城市人口將首次達到總人口的一半;到2050年,城市人口更將占到世界人口的七成。
再增8個超級大都市“2008年是歷史上第一次城市人口達到總人口的50%。”報告稱,城市化人口比例“預計將從2008年的50%增加到2050年的70%”,僅在亞洲就將新增18億城市人口。
目前全球共有19個人口超過1000萬的超級大都市,其中只有莫斯科和伊斯坦布爾在歐洲。報告預測,到2025年,這樣的超級大都市將增加至27個。其中來自歐洲的新成員只有一個,那就是預計人口將達1000萬的巴黎。報告預測東京仍將保持人口最多城市的頭銜。其次是紐約、墨西哥城、孟買和圣保羅。根據最新數據,東京城市群的總人口為3570萬,2025年將達到3640萬。
不過城市人口的主要增長點將是人口少于50萬的小城市密集出現。
報告稱,目前全世界的城市人口為33億,到2050年則將達到64億,其中發展中國家城市人口的增長幅度最大。世界總人口目前為67億,2050年可能將達到92億。
報告稱,在城市人口增多的同時,全世界的農村總人口將在十年內開始下降,并從2007年的34億下降到2050年的28億。“大約在未來十年里,世界農村人口將持續下降,到2050年,農村人口可能將比目前減少6億。”報告說。高度的城市化和大都市的出現將會制造新的問題。聯合國人口署署長翰尼亞·茲洛特尼克表示,雖然城市化使政府面臨一些問題,但這是一種經濟活躍的標志。
茲洛特尼克說,各國政府應該保證大量的城市人口享受基本服務,尤其是醫療保障。她希望,世界城市人口的增長“能與經濟增長并進”。
亞洲迅速變化
歐洲、北美、大洋洲等世界上最發達的地區城市人口已高達七成。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區也是城市人口多于農村人口。總人口最多的非洲和亞洲則相反。
但過去幾十年里,亞洲和非洲的城市人口迅速增多。目前兩大洲的城市人口和農村人口的比例都達到了4:6。茲洛特尼克說,非洲的城市人口將在2045-2050年間達到總人口的一半,亞洲實現這一比例的時間則在2020-2050年之間。茲洛特尼克說,世界人口第一大國中國的人口城市化比例已達到40%。這一數字到2050年預計將達到70%,屆時中國的城市總人口將突破10億。
聯合國的報告稱,到2025年,深圳的人口將達到1020萬,成為北京和上海之后中國第三個超級大都市。
但人口第二大國印度城市人口目前只有3億多,即29%的人口城市化。“印度的城市化速度將比中國慢得多,所以這個國家仍將是世界上農村人口最多的國家。”茲洛特尼克說。聯合國預計,到2050年,印度總人口的55%、即9億人口將實現城市化。而且,印度到2025年時將新產生兩個超級大都市,分別是加爾各答和馬德拉斯。這兩座城市屆時預計將有2060萬和1010萬人。印度目前擁有世界上兩個人口最多的超級都市,即2007年人口達1900萬的孟買和1880萬的德里。這樣的國家正在鼓勵農村地區的發展,以減緩城市化過程。
城市化進程不均衡但茲洛特尼克指出,城市化進程的不均衡發展現象依然存在。例如非洲的布隆迪、巴布亞新幾內亞只有一成人口是城市人口,而新加坡早已達到了百分之百的人口城市化。非洲目前只有埃及首都開羅這一個超級大都市。到2025年,還將有剛果(金)首都金沙薩以及尼日利亞的拉各斯兩座城市加入隊列。(來源:東方早報 王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