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月亮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對這個困擾科學家多年、尚無定論的難題,目前最流行的說法是:在太陽系形成之初,宇宙中的某種天體跟地球發生相撞,導致地球的一部分被甩了出去形成月球。但是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29日報道,兩名科學家日前給出了另外一種解釋,他們認為月球并不是地球遭撞擊的產物,它的誕生是因為地球曾發生一次核爆炸。
在他們的研究論文《月球起源的另一種假設》中,南非西開普大學教授羅伯·德梅吉爾和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的維姆·范維斯特倫質疑道,如果月球真是地球遭外力撞擊后分裂出去的話,那么月球的成分應該具有地球和外來撞擊物兩者的特征。
“太陽系的演化模型顯示地球和外來撞擊物的化學成分基本不可能相同,而最近從月球取回的樣本表明,月球在化學成分上跟地球幾乎完全一致,這意味著并沒有什么所謂的外來撞擊物,對這種高度相似性更合理的解釋就是月球其實是從地球直接分離出去的。”
跟傳統觀點相反,他們認為這種造成分裂的能量來自地球內部,是在地球核幔邊界處的某種核裂變反應堆在過去的某個時刻超過臨界值,產生了足夠的熱量將主要由硅酸鹽構成的地球的一部分給“射”了出去。
權威雜志《科技新時代》的克萊·迪洛也表示認同兩人的觀點,“地球的離心力讓鈾和釷這樣的重元素聚集在赤道面附近的地表,這些元素越積越多時就可能產生失控核鏈式反應,當地球核裂變反應堆超過臨界值時就會轟地一聲發生巨大的核爆炸,月球就是這樣從地球分離出去的。”
德梅吉爾和范維斯特倫表示,他們未來還需要挖掘到更多月球深處的巖石樣本來完善這項結論。
另據報道,天文愛好者們在1月29日晚到30日凌晨可以同時欣賞到“滿月”和“火星沖日”的奇妙景象。屆時太陽、月亮、地球和火星將位于同一直線。當太陽落山時,月亮和火星同時從東方升起,兩者距離很近而且整晚相伴。英國流行天文學協會的羅賓·斯卡吉爾表示:“火星會非常紅,因沖日時是它一年中亮度最大的時候,而滿月會又亮又圓,夜空屆時一定非常美麗。”
(來源:中國日報網 董瑋 編輯:劉純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