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由于美國次貸危機引發全球主要金融市場動蕩,過去幾年持續擴張的世界經濟目前面臨下行風險,降溫態勢明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本月9日發表的最新預測顯示,世界經濟今明兩年預計將分別增長3.7%和3.8%,增速遠低于去年的4.9%和前年的5.0%。
世界經濟降溫態勢主要體現在西方主要經濟體增長形勢不容樂觀。作為世界最大經濟體的美國,現在正面臨衰退風險。由于次貸危機導致信貸緊縮,加上住房市場持續低迷,美國的消費和投資都已顯露走軟趨勢,就業已連續3個月下降。不少經濟學家認為經濟現在已進入衰退。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伯南克近日也承認,衰退可能發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美國經濟今年將陷入輕度衰退。
西歐經濟在去年大部分時間里繼續強勁增長,但去年第四季度增速減緩。金融市場動蕩和油價高企打擊了消費和投資信心,歐元升值、出口下滑等也對歐元區經濟增長產生了不利影響。最近公布的經濟指標大多顯示,西歐經濟今年年初繼續降溫。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歐元區以及其他發達經濟體今明兩年經濟增速將普遍低于去年。
與此相對照的是,新興市場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經濟增速今明兩年預計會略有減緩,但仍可望繼續強勁增長。不過,其增長前景也存在不確定性。目前尚不清楚發達經濟體金融市場動蕩和經濟降溫將對這些經濟體金融系統和出口產生多大影響。此外,不少新興市場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還面臨食品、能源價格飆升和內需旺盛導致通貨膨脹上升的問題。
目前,世界經濟面臨的最大風險仍來自金融市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本月8日發表的《全球金融穩定》報告指出,當前金融市場動蕩不僅僅是流動性問題,而是反映了西方主要經濟體金融機構和金融系統存在的一些深層次問題,這意味著金融市場動蕩的影響可能更加廣泛、深入,持續時間更長。該組織擔心,金融市場形勢惡化,特別是與美國次貸市場等相關的結構性信貸產品大幅損失可能嚴重削弱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狀況,導致目前的信貸緊張演變成全面的信貸緊縮。
美國是此次全球金融動蕩的中心,其金融及經濟形勢走向對世界經濟有著重要影響,因而尤其值得關注。總的來看,住房市場調整和金融領域危機未來的發展情況及其對家庭和企業財務狀況的影響將是決定美國經濟能否快速復蘇的關鍵。新的形勢也給決策者們提出了新的挑戰,其中最緊迫的是如何縮短金融市場動蕩的持續時間,并降低其嚴重程度。
西方主要經濟體的決策者還應考慮如何在防止經濟急劇下滑的同時控制通脹水平。一段時間以來,食品和能源價格持續上漲造成全球各地總體通脹呈上升趨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指出,發達經濟體的緊迫任務是處理金融市場動蕩問題和對付增長面臨的下行風險,但在進行決策時還要注意通脹風險和其他令人關注的較長期問題;新興市場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則要確保目前強勁的增長不會加劇通脹或經濟的脆弱性,并在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的情況下處理好經濟增速放緩和融資收緊的問題。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