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國家統計局8日公告,根據中秋節放假時間安排,8月份居民消費價格(CPI)和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及頭8月固定資產投資數據將提前至10日發布。業內人士認為,8月份CPI同比漲幅有望降至6%以下,通脹壓力的下降將為政府出臺措施保證經濟增長提供更大空間。
13月內CPI將首破“六”
隨著各項調控措施的到位,業內普遍預測,8月份CPI漲幅有望回落到6%以下。如若這樣,CPI漲幅就是連續13個月內首次降到6%以下。
國泰君安日前預測,8月份的CPI可能降至5%左右,其中食品同比漲幅降至10.8%,非食品漲幅升至2.2%,判斷依據是油脂、肉禽、水產品和鮮果的價格8月明顯回落。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王小廣也曾指出,盡管當前通貨膨脹壓力仍然偏大,但我國物價增長的“拐點”正在顯現,年內月份將呈明顯的回落走勢,估計CPI增幅將降到5%左右。
其實對于8月CPI的下滑,市場早有預期并已提前反應。自8月中旬以來,債券市場呈連續上漲態勢,其中以中長期債上漲最為明顯,收益率曲線進一步平坦化。
PPI與CPI剪刀差還將拉大
與CPI回落相反,8月份的PPI指數不容樂觀。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范劍平認為,盡管近期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出現回落,但考慮到工業生產的時滯性,8月份PPI同比漲幅將為10%-10.3%。
法國巴黎百富勤經濟學家孟原更是認為,8月PPI漲幅可能再次創出12年的新高。
業內人士把8月PPI超過10%的理由歸結為早前進行的幾次要素價格改革。如,6月20日起汽油、柴油全國平均零售基準價分別上調16.7%和18.1%;航空煤油價格上調為25.2%。7月1日起,銷售電價平均每千瓦時提高2.5分錢,8月20日起,又是火電上網電價平均每千瓦時提高2分錢。
PPI的走高將進一步加大與回落中的CPI的剪刀差,企業利潤會遭到更多的蠶食。據此,業內人士認為,保增長將成為未來調控政策的主基調。
申銀萬國分析師李慧勇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要素價格改革推進的增長方式轉型從長期來看有利于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但短期內將使經濟滯漲的風險加大,需要一攬子政策來應對。 (來源:上海證券報 記者 李雁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