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當歷史學家回顧始于2007年信貸危機背后的大牛市時,有一樣人工事物可能會讓他們心生躊躇,那就是:富豪榜。
上世紀80年代末以來,報紙雜志上的此類特寫抓住了世人的財迷心理。但近年此類專題的腔調,儼然打破了大眾以羨慕的眼光看待財富的悠久傳統。
富豪榜=稅務官員獵殺名單?
倫敦公共關系咨詢公司Ian Monk Associates負責人伊恩·莫克表示,富豪榜在昔日是光榮的象征,如今則“更像是稅務官員、平均主義者和考慮離婚的女人們的獵殺名單”。
在2008年,美國《財富》雜志的億萬富豪排行榜顯示,上榜人數從1986年的140人增至1125人,人數之多創歷史紀錄。今年的榜單有所縮短,而“令人艷羨的女人”和“你具有成為億萬富翁的條件嗎?”等表示贊許的文章標題,已被換成“最大的輸家”和“引人注目的出局者”之類。
莫克表示,過去,專業公關人員會搬出客戶的詳細資產信息,來豐富榜單內容,今年他們則拼命拿客戶的損失做文章。
國際傳播咨詢公司Kreab Gavin Anderson首席執行官理查德·康斯登表示:“我察覺到的變化是,如今很多人都在設法避免被列入富豪榜。”
自從華爾街一些大型機構在信貸危機中覆沒以來,財富的蒸發使銀行家、對沖基金經理和企業高管等曾被商業期刊稱頌的人士,成為憤怒和嫉妒的目標。
富人恨媒體 媒體恨富人
形形色色的富人們如今“同病相憐”,他們必須像擔心自己的投資組合一樣擔心自己的形象。如果說富人憎恨媒體,那么,這種情感已開始變得像是相互的。
近來出現了一種可怕趨勢,鋪天蓋地都是“有錢是不好的”、“全是有錢人的錯”、“槍斃銀行家”之類的話。
盡管經驗豐富的咨詢業已開始為企業和大型金融機構提供傳播方面的建議,但在公關領域還沒有一個老練行業能夠專門照顧富人的媒體需求。
一家專業咨詢公司的營銷材料道出了許多富人對媒體的恐懼。倫敦的PHA Media警告客戶:“媒體會隨時發起攻擊,幾乎毫無預警。對于高知名度、高凈值的個人來說,負面媒體報道會摧毀商業信譽、破壞酬金豐厚的電視出鏡機會,或者葬送那些表現你高大形象的贊助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