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制不是唯一形式
目前與股份制并存的還有股份合作制、合作制以及私有制等多種所有制形式。
厲以寧表示,股份制并不適合所有企業,小企業不一定要采取股份制形式,因為資本太小,可以采取有限責任公司形式,也不一定發股票。家庭經營和家族經營也不一定全要改,因為各企業的情況是不一樣的,如果規模做大了可以改,小而精的企業不一定要改,他有他的優點,小企業獨資經營、家族經營完全是正常的。集體入股的形式也是股份制,是另外的股份制,帶有股份合作的形式,也不一定要上市。
平等和融資是民企要解決的兩大問題
中國經濟要更快復蘇,需要啟動民營資本。
厲以寧近幾年也非常關注民營企業,2007出版了《論民營經濟》。
厲以寧表示,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的發展,歸根到底是兩大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公平待遇問題,包括市場的準入、以及其他各種待遇,所有的企業應該站在一條起跑線上,不能有所歧視,民營企業不要求特殊照顧,但是要求公平待遇,有一些領域只要法律沒有禁止就可以準入。民營經濟經常是在夾縫中生存,這是不正常的,無論國企、外資、民企,都應該在公平競爭的基礎上發展。
第二要解決融資難的問題。銀行稱中小企業貸款任務完成了,但厲以寧最近在廣東和遼寧兩個地方的調查中發現問題沒這么簡單。中小企業范圍太廣了,過了兩三千人的也是中小企業,過了十個人的也是中小企業,而小的占多數,得到一些貸款的都是中等偏上的企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是沒有解決的。
對于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厲以寧提出了四點寶貴意見:第一,要允許成立更多的中小銀行。大銀行對大企業,中等銀行對中等企業,小銀行對小企業。各得其所;第二,一定要建立公共擔保體系,包括擔保公司、擔保基金。民營企業貸款難,往往是沒有擔保和抵押物;第三,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自己必須健全財務制度,得有清清楚楚的賬,這不僅有利于銀行貸款,對企業的長遠建設也很重要;第四,要建立社會誠信,建立個人資信制度。
促進消費的核心是住房
經濟危機后,在投資、出口中、消費三駕馬車中,消費越來越重要。
厲以寧早年曾專門研究過消費經濟,著有《消費經濟學》。對于促進消費、擴大內需,厲以寧也從四個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第一,必須提高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沒有購買力就難以消費,勞動收入在整個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應該適度和逐步增加。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標準應該逐步提高,其中包括提高農民收入,“我一直主張適當的時候糧價逐步地上升,糧價太低,農民感覺種糧劃不來,收入怎么提高。”
第二,加快社會保障體制的建立,社會保障體制的建立從長遠來說是解除民眾后顧之憂,可以安心消費,但會有一個過程,比如小學實行義務教育了,但家長還要考慮孩子上大學的費用。但像醫療保障這種類社會保障體制的建立是必要的,一定可以慢慢緩解百姓的后顧之憂。
第三,提供老百姓需要的東西。舊產品百姓不急于更換,但假定有一種新型的比如節約能源的電動小汽車,既安全速度又快,還有利于環保,肯定會吸引更多消費。產品一定要有新意,設計要創新,原材料要創新,使用方便、價格合適就會帶來消費。
第四,從消費長遠角度看,住房消費仍然是最重要的。住房銷售會帶動很多相關商品的消費,但是房價這樣高一般人買不起,因此政府要在這方面想辦法。政府應大量地蓋廉租房,讓低收入家庭能夠買到房子,這樣消費就起來了。這一點一定要注意。
中國經濟回升基礎還不穩固
在經濟危機后的復蘇進程中,中國的回升是最快的,但厲以寧認為,回升的基礎還不穩固。
厲以寧表示,這次回升是靠投資拉動的,不是靠擴大內需帶動的,在投資中,又是以政府投資為主,應通過政府投資帶動民間投資的。但回升是好事,而且看來回升的勢頭還在持續。不過厲以寧認為,中國經濟要真正回升,出口還是很重要,因為歷來出口對經濟貢獻的比例比較大,出口復蘇不僅僅取決于中國自己,也取決于歐美市場的恢復情況。這個問題得到下半年再看,現在還不能下斷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