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在9月底召開的二十國集團峰會上,世界仿佛就美國經濟出現緩慢復蘇達成了共識,但仔細品味支撐美國經濟的方方面面就不難看出,美國經濟要想實現可持續復蘇還任重而道遠。失業率高企、房地產市場萎靡都是美國經濟復蘇道路上的荊棘。
復蘇源自政府刺激
分析家一致認為,美國目前出現經濟增長絕對不假,但未必就能持久。
美國經濟的良性增長必須建立在其國內需求恢復的基礎上,而非一味的政府支援。
從金融領域看,助資、壓力測試等已經暫時穩定了金融市場,但是還有諸多隱性干擾因素存在,比如,貪婪的金融業正在被加強監管,市場人士擔憂這將削弱市場的自由度和創新力。從就業方面來看,美國制造業和非制造業8月雖然有所改善,但是工業訂單持續下降,企業還在不斷裁員,不少專家認為,失業率超過10%僅是時間問題。從住房市場來看,低房價和低利率等政府人為因素在助推美國房市回暖,但不排除美國住房市場存在再次觸底的風險。
綜上來看,美國當前的短暫繁榮是政府刺激的直接結果,而這種復蘇方式是其經濟增長持久性受質疑的主要原因。
美股走好脫離經濟面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但道瓊斯指數已連續上漲了7個多月,大大超過了美國的經濟表現,顯然美國股市的走勢和美國經濟的當前形勢并不匹配。
為什么經濟糟糕的時候,股市卻連續引來牛市,其實這只能說明流動性過剩,政府注入的資金太多。雖然這不是一條成文的規律,但是在金融危機引發的全球經濟大衰退的特殊時期,特殊的政策就造就了這樣一種現實的經濟現象。
不管是危機前還是危機后,美國若想讓經濟增長就必須不斷投資,按經濟學原理,投資的錢必須來自儲蓄而非直接印鈔,可美國民眾早已把錢透支干凈,國家投資只能靠無限量印鈔。最終錢也沒被投入生產和消費領域而是涌入房地產和股市,并助推股市連漲,所以美國的可持續增長只能是個大問號。
消費領域復蘇需時間
美國下半年經濟增長主要依賴個人消費這個靠山也靠不住。
美國旅游協會最近預計,今年美國旅游消費將下滑9%,約減少7050億美元收入,直接趕上了奧巴馬刺激經濟的投資量,當然這組數據包括了國內商務旅行、業余旅游以及海外游客。據美國商務旅行機構統計,美國公司2008年在國內國際商務旅行中的總花費為2610億美元,比1998年增加了440億美元。但該機構指出,到2013年,各個公司商務旅行支出最多比2008年增長40億美元,美國旅游業復蘇至少還需幾個年頭。美國航空業目前正困難地掙扎著,航空運輸聯合會上月底表示,美國航空公司8月乘客收入年比下降21%,是連續第10個月收入下降,盡管票價呈兩位數下降,仍止不住乘客減少趨勢。
(來源:人民網 編輯:歐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