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發布的《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建設桂林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驗區。這對桂林市的旅游業發展既提供了新機遇,又提出了新要求。建設桂林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驗區,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努力實現以綜合改革推動旅游業科學發展。
堅持科學發展,正確處理旅游業發展中的若干重要關系。首先,處理好旅游業做大與做優的關系。近年來,不少地方把加快發展旅游業作為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擴大社會就業的重要舉措。但是,有的地方在規劃和實踐中存在偏重做大而忽視做優、不注意生態環境保護的傾向,甚至出現了為求快速做大而放棄自然山水和歷史遺產、另造所謂人文景觀的現象。應當認識到,這種缺少自然、人文等元素的旅游業是缺乏特色的,必然經不起時間和市場的考驗。所以,在旅游業發展中必須堅持做大與做優相結合,以做優為主。其次,處理好旅游開發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目前,一些有吸引力的旅游景區處于自然景觀優美的相對狹小空間內,容納能力有限,難以滿足游客的多方面需求。因此,對這些旅游景區進行深度開發的呼聲很高,地方政府面臨的壓力很大。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出現為求短期效益而不注重保護自然環境、損壞原有景觀生態美的問題。應當認識到,旅游業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是環境的競爭,誰能保護好環境,誰就能獲得更好的發展。因此,在旅游發展中必須堅持旅游開發與環境保護相結合,切實保護好自然環境。
推進改革創新,積極探索旅游業科學發展新模式。推動旅游業科學發展,關鍵在于進一步解放思想,通過深化改革特別是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破除制約旅游業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對于桂林市來說,必須著眼于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積極探索以旅游綜合改革推動科學發展的新模式,走出一條以旅游業推動三次產業協調發展、城鄉協調發展、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城市建設新路子,為全國旅游城市以綜合改革推動旅游業科學發展積累經驗、提供示范。應以旅游資源管理、環境保護、產業優化、土地管理四個方面的體制機制創新為重點,緊扣國際一流旅游和宜居城市的主題謀劃發展;配套推進投融資、對外開放、財稅、文化教育、城鄉統籌、行政管理六個方面的體制機制創新,為國際生態文明旅游城市建設提供支撐平臺和配套措施。具體來說,就是要探索“六條新路子”:新型旅游城市發展的新路子,新型工業化的新路子,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新路子,基礎設施建設的新路子,城鄉統籌發展的新路子,體制機制創新的新路子;打造“六條旅游精品線路”:山水風光體驗之旅、歷史文化追尋之旅、戶外運動時尚之旅、休閑度假浪漫之旅、綠色環保生態之旅、民俗風情精彩之旅。
注重發揮優勢,著力建設現代旅游城市。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群眾對旅游的需求越來越大、要求越來越高,我國吸引的國外游客越來越多,迫切需要我國實現從旅游大國向旅游強國的轉變。桂林市作為傳統旅游名城,具有突出的山水旅游資源優勢,有條件成為環境優美、特色突出的現代旅游城市。應圍繞建設國際一流的山水觀光休閑度假旅游城市,進一步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全面提升旅游管理和服務水平;圍繞建設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推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確保城鄉生態文明、經濟發展、文化發展的可持續性;圍繞建設國家低碳經濟示范區,著力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以有利于旅游業發展為導向,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生態農業、新興工業等低碳經濟。
(責任編輯: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