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移民問題。奧巴馬贏得2008年總統選舉,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拉丁及非洲等少數族裔選民的支持,其在競選中承諾將推動全面移民改革,重點解決境內非法移民身份問題。但是,由于共和黨的掣肘,奧巴馬政府在移民改革問題上并未取得明顯進展,亞利桑那等個別州甚至另起爐灶,出臺新法限制非法移民,引起了少數族裔群體的不滿。
第四,與移民問題相似,奧巴馬推動的能源和氣候變化立法也在國會遭到共和黨人的抵制,特別是其中的碳排放總量控制和交易機制爭議極大。本輪選戰中,兩黨圍繞這一問題“口水戰”不斷。共和黨稱,這一機制無異于在全國范圍內征收能源稅,在競選綱領中對此明確表示反對。
兩黨可能分控參眾兩院
選前倒數一周,各項民調都顯示,民主黨選情告急。《華爾街日報》公布的最新民意調查結果顯示,一半受訪民眾表示將投票支持共和黨,支持民主黨的受訪者僅占43%。蓋洛普公司最新民調顯示,目前只有21%的美國人對國家現狀表示滿意,為30多年來歷屆中期選舉周期中滿意度最低的一次。
同時,美國民眾對奧巴馬的支持率也持續走低,目前只有46%左右支持他。蓋洛普指出,1946年以后的統計資料顯示,總統在中期選舉前的支持率跌破50%,其所屬黨派在選后丟掉的眾院席位平均為36席,對照今年共和黨如果奪回40席就可在眾院重新掌權,民主黨在眾院的選情實難樂觀。
來自民主黨、共和黨以及獨立黨派的民意測驗專家也都認為,奧巴馬帶領的民主黨將在中期選舉中大敗,同時失去在眾議院的多數黨地位。美國參議院比眾議院更具穩定性,不會完全跟著群眾的情緒走,所以參議員任期為六年,每兩年改選三分之一。民主黨如今在參院有59席,共和黨41席。這次競爭的議席中,目前有18個共和黨,19個民主黨。共和黨如果要贏得多數,必須凈贏10個席位。而民主黨要保住多數,只需要保住10個席位就行。最新的民調顯示,參議院一些席位的角逐在選戰的最后幾天中越來越激烈。共和黨要成為參議院的多數派,比贏得眾議院多數要困難些,但席位肯定會增加。
在美國歷史上,一屆政府掌控大一統的局面非常少見,自1968年以來,只有卡特政府和克林頓政府時期做到了同一政黨同時控制白宮和國會,其他時期都是兩黨分別各有山頭。盡管美國歷史上經常出現民主黨或共和黨單獨控制國會兩院的情況,兩黨也曾分別長期控制白宮和國會,但這次可能出現的兩黨分別控制參、眾兩院的情況卻罕見。
這種局面對于奧巴馬后兩年的任期將是極大挑戰。奧巴馬在后兩年任期中的規劃包括,貫徹實行他一手推動的歷史性醫改法案、向富人增稅、通過氣候改變法案以及關閉關塔那摩監獄等。但是如果共和黨成功控制眾議院,奧巴馬將被迫在每個問題上都要與共和黨協商。共和黨不但能夠減緩甚至能夠阻止奧巴馬的大多數立法程序,像醫改方案在國會強行闖關的事件將很難再度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