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社會科學院、山東經濟學院“人才供需預測”課題組發布研究報告,對“十二五”期間山東省大學生就業態勢進行了預測。
研究表明,“十二五”期間,山東省新增大學畢業生約 240萬人,但目前全省在業大學生總量僅為380萬人,相對于存量而言增量巨大,勢必對未來的就業造成巨大沖擊。同時,行業需求與學科供給之間的矛盾也在不斷積累和加劇,大學生總量矛盾和結構性矛盾將更加突出,大學生就業問題將繼續成為熱點問題。
僅有三個學科畢業生供不應求
報告結合產業狀況,對“十二五”期間大學生就業形勢進行了預測。
據預測,“十二五”期間高校畢業生總數將達到240萬人,如果按照2000年以來各學科新就業大學生的行業去向結構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結論:需要在第三產業就業的總量高達183萬,是預期吸納能力的 3倍,供大于求123萬人。需要在第二產業就業的總量高達54 萬人,是預期吸納能力的 1.8倍,供大于求24萬人。需要在第一產業就業的總量僅為3萬人,是預期吸納能力的1/5,供不應求,缺口12萬人。
根據2000年以來各行業新進大學生的學科來源結構估算,“十二五”期間各學科的就業壓力狀況如下:
就絕對量而言,僅有三個學科屬于供不應求:分別是哲學、經濟學和農學,其余學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供大于求的態勢。
就相對壓力而言,就業壓力指數(學科就業壓力指數=本學科畢業生供需比/全部畢業生供需比)從高到低依次是:工學( 2.2 )、醫學( 1.9)、文學( 1.9)、教育學( 1.6)、管理學( 1.3 )、 法學( 0.7 )、 歷史學( 0.7)、理學( 0.5)、農學( 0.2)、經濟學(0.2)、哲學( 0.1)。
第三產業是大學生就業主陣地
報告指出,由于第三產業存量占比高達70%以上,對吸納大學生就業有著比較強的能力。具體起來,可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業、教育業和批發零售業三大行業吸納了第三產業一半以上的大學生。第三產業在業大學生總量約為268萬人,占大學生在業總量的 70.9% 。第三產業中,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業、教育業和批發零售業是吸納大學生就業最多的三個行業,占第三產業在業大學生總量的 56% 。新畢業大學生的就業也將主要集中在這一領域。
大學生就業增長性較強的行業是住宿和餐飲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批發和零售業三大行業。從增量結構(行業新增就業量占新增就業總量的比值)和存量結構(行業就業量占就業總量的比值)的對比看,住宿和餐飲業大學生就業總量僅占第三產業大學生總量的 0.8% ,但新吸納大學生占第三產業新就業大學生的比重卻達2.6% ,增量結構是存量結構的 3倍,大學生在該行業的就業增長比較明顯。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批發和零售業的大學生就業增長性也較強,增量結構與存量結構的比值分別達到了1.98和 1.54。 另外,還有4個行業的大學生增量結構與存量結構的比值超過1,表現出了大學生就業增長性特征,分別是房地產業(1.53)、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1.45)、金融業( 1.33 )、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1.12)。
大學生就業萎縮表現最為明顯的三個行業是租賃和商業服務業、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業、科研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分析顯示,第三產業的 14個門類中,有7個門類表現出大學生就業萎縮跡象,從強到弱(增量結構與存量結構比值從低到高)分別是租賃和商業服務業(0.18)、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業(0.61)、科研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0.64)、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0.68)、教育業(0.76)、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0.78)、水利環境公共設施管理業(0.92)。
第二產業拉動大學生就業不明顯
據調查,第二產業中,76% 的在業大學生分布在制造業,但制造業大學生就業的增長性不強。2009年底全省有約 98萬大學生在第二產業工作,占全省在業大學生總量的 26% 。其中有76% 在業大學生分布在制造業,9% 的分布在建筑業、8% 的分布在采礦業、6% 的分布在電力燃氣水的供應業。就大學生就業增長態勢來看,除電力燃氣水的供應業(增量結構與存量結構比值為0.58)呈現萎縮態勢外,制造業、采礦業和電力燃氣水的供應業(增量結構與存量結構比值為1.03-1.08)都呈現穩步不前的態勢。
在制造業的 30個行業大類中,僅有12個行業表現出大學生就業增長特征。按照增量結構與存量結構的比值大小排列,這12 個行業分別是非金屬礦物制品業(1.51)、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 1.47 )、家具制造業(1.31)、橡膠制品業( 1.26)、食品制造業(1.17)、紡織服裝鞋帽制造業( 1.16)、醫藥制造業(1.12)、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制造業( 1.11 )、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1.09)、造紙及紙制品業(1.08)、 煙草制品業(1.08)、黑色金屬冶煉業(1.03)。
第一產業大學生就業增勢明顯
2009年底,第一產業在業大學生總量約 12萬人,約占在業大學生總量的 3.2% 。其中75%集中在農業,8% 在畜牧業,8% 在農林牧漁服務業,4% 在林業,4% 在漁業。就大學生就業的增量結構與存量結構的對比關系看,第一產業大學生就業的增勢相對明顯,在第一產業新就業的大學生占新增大學生就業總量的比重約為5.8% ,是存量結構的 1.8倍。
(作者:楊銳 韓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