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媽媽徐蕾開始在她北京的公寓里親手種植蔬菜,這個坐落在10層公寓樓里的小菜園占據了她家本來就不寬裕的陽臺,陽臺上的盆盆罐罐里玲瑯滿目:西紅柿,南瓜,黃瓜,土豆……
徐說她種這些菜是為了讓家人和寶貝女兒吃到安全健康的有機蔬菜,“當然這些菜不夠自己家吃的啦,不夠的時候就去附近商場買有機蔬菜和水果。”
近來年,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國民收入的增加,百姓對健康和食品安全的關注也與日俱增。有機食品需求在這幾年節節攀升。
有機食品也叫生態或生物食品,是目前國標上對無污染天然食品比較統一的提法。有機食品通常來自于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是一種有機的耕作和加工方式。有機食品是指按照這種方式生產和加工的;產品符合國際或國家有機食品要求和標準;并通過國家有機食品認證機構認證的一切農副產品及其加工品,包括糧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產品、蜂蜜、水產品、調料等。
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中,甚至出現了一些城市白領,他們周一到周五在水泥森林里埋頭工作,周末去郊區租一小塊地,用最原始的農耕方式種植自己吃的蔬菜水果,這些蔬菜水果在生長過程中不添加任何農藥和化學品。
北京的華堂商場,周末熙熙攘攘,不少顧客會走到有機或者綠色蔬菜的專門柜臺前仔細挑選他們需要的食品。華堂的銷售店員王小姐介紹說, 近幾年,商場的有機食品銷售增長很快,尤其在周末, 所以進貨量也一直在增加。
美國農業貿易辦公室的咨詢師Ursula Chen說,基本現在所有的中國超市對有機食品的采購量都增加了一倍,部分高端超市里還會有進口有機食品出售。
統計顯示中國人現在對有機食品的消費量是一貫注重健康的日本人的兩倍多。中國大概有100億元的有機食品市場,這個數字比五年前翻了兩番。需求和消費的巨大增長,自然帶動了下游生產企業的繁榮。
在北京通州區永樂店一片繁茂的楊樹林里,生產有機蘑菇的綠源永樂(北京)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就坐落在里面。公司董事長李大疆介紹說,公司占地130畝,投資1.15億元,大概平均每天生產15噸食用菌。
“現在公司的年產量1000萬斤,年銷售額能達到1億元,”李大疆說。李先生說他們公司的成立和發展響應了北京市通州區政府號召,即:積極探索和提升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現代高效都市農業,引進大型工廠企業,生產有機綠色高端農業食品。
綠源永樂公司現在生產的杏鮑菇和香菇主要供應北京,沈陽,天津,石家莊附近的超市,餐飲配套和二級市場。但是公司負責人說如果有機食品的市場持續升溫,公司當然也會考慮出口到海外市場。
根據中綠華夏有機食品認證中心的數據,中國在2006年出口了3億5千萬美元的有機食品,且這一數字還在不斷攀升。中國市場現在占全世界有機食品市場的5%,中國的有機食品種植地在澳大利亞和阿根廷之后 排名全世界第三,但在2000年中國的排名是第20位。中國現在大約有1400個擁有有機認證的公司和種植園以及兩百萬公頃現在正在使用的有機食品耕地。
中綠華夏的數據表明,在中國大部分種植的有機食品都是出口到鄰近國家和地區,比如香港,日本,臺灣。其中,有機大豆,大米和一些其他的有機糧食蔬菜水果也會出口到歐洲和美國市場。
不少國內的專家和學者都認為現在有機食品行業的繁榮是因為國外市場的旺盛需求,但是綠源永樂公司的李大疆卻認為國內需求的上漲才是綠色產業發展的關鍵。“未來幾十年,我相信這個行業在國內,都會發展很好,”李大疆笑著對記者說。
(來源:中國日報記者李沃珂 編輯:信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