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11月30日訊 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公”)今日決定維持烏拉圭東岸共和國(以下簡稱“烏拉圭”)的本、外幣國家信用等級BB+,評級展望正面。這反映了烏拉圭近年來政策框架協調性有所改善、經濟增長潛力顯現、債務結構趨于優化和外匯儲備充裕度上升等有利因素。不過烏拉圭依然較高的美元化程度使其金融體系脆弱性仍然突出,同時基礎設施較為落后和產業缺乏競爭力等因素制約了其獲得更高級別。
維持烏拉圭國家信用等級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宏觀經濟框架的不斷改善和結構性改革措施的有效實施凸顯了政府相對較強的執政能力。左翼政黨的連續執政及主要政黨間較小的政見分歧,較好地保證了烏拉圭政治穩定性和政策連續性。政府針對國內較突出的結構性問題制定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烏拉圭對地區和個別國家風險暴露過大而帶來的經濟脆弱性程度。通過積極調整貿易伙伴結構和實施去美元化戰略,烏拉圭對巴西和阿根廷經濟波動的敏感程度有了顯著降低。持續改善民生、基礎設施建設及產業結構多元化改革也進一步改善了宏觀環境,為提高長期經濟增長潛力奠定基礎。不過,社會貧富差距仍然較大及執政黨在議會中僅占微弱多數在一定程度上對執政黨的執政能力提出挑戰。
二、經濟增速受區域及全球不利因素影響將趨緩,但較為旺盛的內需將有效保障經濟增長穩定性。2010年烏拉圭經濟在消費和投資拉動下實現8.5%增速,但全球經濟復蘇放緩及阿根廷經濟風險加大將令未來兩年增速趨緩。不過,國內需求受近年大幅提高的居民消費能力支撐及較好經濟與投資環境吸引將實現10%左右增速,同時與亞洲主要新興市場國家的貿易占比快速上升為其獲得了更多增長動力,未來兩年烏拉圭經濟增速預計為5.0%和4.3%,高于拉美4.6%和3.9%平均水平。長期看,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結構調整的持續推進有利于改善經濟增長環境,不過經濟結構脆弱性以及對阿根廷和巴西的依賴性仍較大,制約了其經濟增長潛力的進一步提升。
三、銀行部門穩健性和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有所改善和提高,但較高的美元化程度連同與阿根廷經濟深度聯系使風險仍處于較高水平。跟蹤期內,烏拉圭銀行系統保持了較好流動性和穩健性,2010年的一級核心資本充足率超過巴塞爾協議III最低4.5%要求,不良貸款率處于1.1%的歷史較低水平,銀行盈利狀況和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也有所改善和提高。然而,盡管去美元化戰略持續實施,但銀行體系美元化程度仍然較高,同時阿根廷居民存款在烏拉圭外國居民存款中占比達70%的現狀使烏拉圭銀行體系易受到趨于上升的外部風險及阿根廷經濟脆弱性突出的牽連。
四、未來兩年中央政府財政赤字率將小幅增加,但不會影響債務負擔率的下降趨勢和債務結構改善。未來兩年,烏拉圭經濟增速放緩導致財政收入增速趨于收縮,政府持續的基礎設施投資和結構性問題改革將使財政支出增速保持現有水平,收支兩方面因素將帶動中央政府財政赤字率小幅升至1.3%和1.2%。不過,由于財政支出效率不斷提高,經濟穩定增長和債務管理已經帶動中央政府債務負擔率從2009年的49.7%下降至2010年的38.4%的合理水平。盡管外債占比仍高達70%,但是短期債務、固定利率債務占總債務比重分別達到5.8%和82%,在一定程度上優化了債務結構,烏拉圭政府償債能力保持穩定。
五、經常項目逆差趨于上升,不過充裕的外匯儲備及穩定的本幣幣值可對中長期外債償付能力形成較大保障。未來兩年,外國直接投資的持續流入將使收益匯回規模繼續攀升,外需疲軟和投資進口需求較強將導致貿易順差收窄,預計烏拉圭經常項目逆差率將在2010年1.1%基礎上小幅升至2.3%和1.8%。不過,大量外國直接投資的平穩流入可以抵消其對國際收支平衡的負面影響。目前已降至35.5%的總外債負擔率在經濟保持溫和增速及政府降低自身外債占比的影響下將繼續趨于下降,外匯儲備對短期債務覆蓋率維持在6倍左右,本幣繼續小幅升值趨勢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外債償還成本,烏拉圭中長期外債償付能力有較高保障。
鑒于烏拉圭將在穩定社會環境下實現經濟較平穩增長、債務狀況持續改善和外部實力逐漸增強,盡管外部經濟及金融風險因素趨于增多,但其改善的政策框架及較快速的調整步伐有助于提高應對危機的能力。因此,大公對未來1-2年烏拉圭本、外幣國家信用評級的展望均為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