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從去年8月開始歐洲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膨脹了近7200億歐元。同時,從已經披露的經濟數據顯示,歐洲經濟很可能陷入較為溫和的衰退,而不是急劇下滑,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也給歐洲央行保留了可以觀望的機會,來評估此前已經采取的量化寬松政策對解決問題產生的效果,再做進一步的決策。
有分析稱,歐洲版的量化寬松肯定能有助于刺激經濟。希臘等國為降低財政赤字指標而實施嚴厲的緊縮。在這種情況下,歐洲央行的量化寬松或許能減少財政緊縮的副作用。
但廣東商學院金融學院教授黃正新認為歐洲版量化寬松治標不治本,僅靠輸血而不治病是不能挽救歐洲經濟危機的,關鍵還在于歐元區財政分配制度的深化改革。
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歐洲研究中心主任蔡紅表示:當前歐洲經濟疲軟是歐洲經濟結構性弊端的綜合反映。量化寬松一定程度上對緩解經濟衰退有一定作用,但如何“救”歐洲還需要“組合拳”。
歐洲央行發力后 歐元區財政聯盟談判1月前完成
愛爾蘭經濟學家、都柏林大學奎恩商學院教授凱赫爾?布魯哈日前表示,在當前歐元區一些國家存在政治掣肘的情況下,歐洲中央銀行在解決歐債危機中的重要性已進一步凸顯出來。
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表示,歐元區需要進一步增加其救援能力以刺激投資者信心,歐洲央行的角色相當重要,相信歐洲央行會盡一切努力確保歐元區金融穩定。意大利總理蒙蒂也表示,歐洲必須采取更多措施來提振經濟增長。一旦成員國政府承諾遵守公共財政的基本要求,歐洲央行應在地區經濟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據蔡紅介紹,根據歐盟法,歐洲央行是一個專注于控制通脹、不能擔當最后貸款人的“跛腳”央行。歐洲央行推出的LTRO(長期再融資計劃)等措施實際上是繞過了歐盟法律,把歐洲的大型銀行變為規模龐大的影子央行。
“靠LTRO這種穩定性只是暫時的。”黃正新提出了自己對這種金融風險的擔憂,“這樣做相當于對出現債務問題的國家進行政府援助,會減弱希臘和意大利等國嚴肅財政紀律的動力。其后果將是養虎遺患,會形成更大的風險。想要維持歐元區的統一貨幣體系,光靠輸血只能暫時緩和矛盾,必須根治財政分配制度上的毛病。”
事實上,歐元區財政聯盟談判正在提速。歐洲理事會主席范龍佩16日說,歐元區正努力通過加強財政紀律以實現財政穩定,同時有關新財政聯盟契約的談判將于1月底前完成。
范龍佩說,歐盟同時將致力于促進經濟增長,實現“對增長有利的財政整固”與“對就業有利的增長”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