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葡萄酒消費雖然尚處于市場萌芽階段,但強勁的增勢卻銳不可擋。2011年中國人(中國內地和香港地區)共計消費了19億瓶葡萄酒,中國已經超過英國,成為全球第五大葡萄酒消費國,第八大進口國。中國進口葡萄酒市場份額在短短十年間飆升至去年的近25%。
提及進口葡萄酒,波爾多、拉菲等如數家珍。非洲也盛產葡萄酒,這可能讓很多人意外。南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等非洲國家都有悠久的葡萄酒釀造歷史。南非葡萄酒已開始享譽世界,其年產量約5到6億升,居世界第8位,占世界總產量的約3.5%。非洲葡萄酒在釀造方面沒有更多傳統束縛,給釀酒人和葡萄酒創造了更多選擇和更大空間,也造就了其風格和特質的多姿多彩。在“拉菲時代”逐漸消褪的今天,中國市場對非洲葡萄酒的興趣也表現出了上升態勢。――主持人卓子
“我們在中國發展增強了我們酒廠在世界上的競爭力,我們將在中國贏得世界。”“中國葡萄酒市場到處是商機。”……許多外國葡萄酒商日漸把中國葡萄酒市場看成“香餑餑”,搶食大戰即將拉開序幕。
中國市場高速增長
根據國際葡萄酒與烈性酒信息公司的報告,2011年中國人(中國內地和香港地區)共計消費了19億瓶葡萄酒,中國已經超過英國,成為全球第五大葡萄酒消費國,第八大進口國。
近年來,中國葡萄酒市場呈現出高速增長趨勢。根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2011年1月至11月,我國葡萄酒的進口量為32.5萬千升,同比增長30.9%,進口金額達12.65億美元,同比增長88.3%。
然而,急速增長的消費量并不能掩蓋中國葡萄酒市場仍處在培育期的事實。
據統計,中國目前人均消費葡萄酒約0.38升,其中城鎮人均消費約0.7升,這與世界人均6升多的消費量具有很大差距。再從國內飲料酒的消費結構上看,葡萄酒僅占酒類年消費總量的1.5%.。
“南非板塊”異軍突起
多年來,拉菲在中國葡萄酒市場一度成為佳釀的代名詞,不管拉菲怎么提價,對于許多人來說仍然是一瓶難求。
然而,葡萄酒行業最負盛名的《葡萄酒報告》認為:中國葡萄酒消費結構中,高、中、低檔酒的比例將分別為:50%、40%、10%。“我認為,南非葡萄酒是新世界葡萄酒中崛起的新星,300年的釀酒歷史、比歐洲早6個月的上架時間,都是其優勢,當然,最大的優勢是其較高的性價比。”葡萄酒經銷商張偉認為。“法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是‘舊世界’葡萄酒的代表,歷史長,牌子硬,產量低;‘新世界’的酒以美國、澳大利亞、南非為代表,歷史不長、規模化生產、價格偏低。”張偉表示,前幾年代理法國酒,如今更偏愛南非酒。
來自AC尼爾森的數據顯示,在過去的一年里中國市場的南非葡萄酒銷量增長了20%,相反,法國葡萄酒的銷量卻下跌了12%。中國的進口酒市場中,開始出現一個“南非板塊”。
據了解,目前中國國內代理南非葡萄酒的公司有20多家,主要以店中店或專柜形式出現。此外,在成都、重慶、蕭山等11個城市的機場門店都有南非葡萄酒的銷售點。從現在的市場數據來看,南非葡萄酒已經在部分城市站穩了腳跟,培養了一批有忠實度的消費群體。
摩洛哥高檔葡萄酒每年產值每年約為5000萬歐元,其中約20%以上出口到歐美國家。值得一提的是,位于摩洛哥中北部的梅克內斯(Meknes)地區生產的紅葡萄酒也一直被專家評為上品。摩洛哥葡萄酒品質并不比法國葡萄酒差,但價格卻只有法國葡萄酒的三分之一,每瓶的市場零售價在20迪拉姆-40迪拉姆之間,最貴的“金牌”葡萄酒也不過80迪拉姆,深受國際市場的歡迎。
阿爾及利亞是一個具有悠久葡萄酒釀造歷史的國家,有七個葡萄酒產區,傳統栽培的主要釀酒葡萄品種是佳利釀和神索。近年來,克萊雷特和白玉霓也已成為主要栽培葡萄品種,另外赤霞珠、霞多麗、美樂、穆爾韋德和西拉也有了小面積栽培。阿爾及利亞葡萄酒的特點是果實成熟度高,高酒精和低酸度。葡萄酒大部分是經過發酵后直接裝瓶,只有很少一部分經過橡木桶陳釀。“但是,我們也必須承認,無論是國家品牌還是產品本身,短期內,南非酒同法國酒還是有不少差距的。”張偉覺得南非有望再造“拉菲神話”,但難度也不小。
抓住消費群體的心
“體積小,又有面子,還對身體有益處,今年的禮品不錯!”北京某協會外聯部的負責人劉珍告訴記者,2012年春節,協會給會員企業的禮品就是葡萄酒。
許多葡萄酒公司,在中國采取出奇制勝的方式就是從中國的禮品市場和女
性市場入手。國際葡萄酒及烈酒展覽會執行總監羅伯特?柏納說:“在中國,進口葡萄酒消費的中堅力量是都市的女性、年輕人和中產階級家庭。”
“白酒容易醉,啤酒容易肥,葡萄酒顯得很有氣氛和情調。”趙先生在位于北京CBD的一家葡萄酒專賣店為女友挑選葡萄酒。延緩衰老、美容養顏,這些動人的號召力,促使越來越多的職業女性加入了葡萄酒的消費行列。
葡萄酒似乎總與“浪漫”二字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而其盛產地也多景致浪漫。緣起于葡萄酒的旅游也就隨之誕生了,這其中包括品酒、賞酒、美食以及游覽參觀酒廠周圍風景,了解產葡萄酒地區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等活動。
南非研究葡萄酒的機構日前發表的報告稱,與葡萄酒相關的旅游為南非經濟帶來了42億蘭特的收入,占全行業出口創匯的25%。南非葡萄酒廠家都設計了葡萄酒旅游線路,接待外國旅游者。
“斯泰倫博斯葡萄酒之路”是南非著名的葡萄酒旅游線路,集中了南非最優秀的葡萄園和大大小小的酒莊。斯泰倫博斯(Stelenbosch)是南非第二古老的城鎮,整座城鎮浪漫溫馨,具有濃重的法國色彩。
殖民時期,釀酒業一度曾是阿爾及利亞大支柱產業,在世界葡萄酒業占有重要地位。阿爾及利亞有禁酒的風俗,酒類消費僅限于首都和幾處旅游區。阿爾及利亞人雖然不飲酒但對葡萄酒的敬重浸潤在日常對葡萄的栽培之中。有的地方還用農耕文化時代的敬禮方式在葡萄園邊虔誠的感謝上帝給他們的恩賜。
在摩洛哥喝著葡萄酒,你會想起北非沙漠邊緣的迷城卡薩布蘭卡,會追憶奇女子三毛在撒哈拉沙漠與大胡子荷西的神秘愛情。摩洛哥雖是穆斯林國家,但葡萄酒產業環境相對寬松,并不禁酒,各大超市除周五上午外,各種酒全天供應,愿意買多少就買多少。各大飯店、旅館只要獲得政府的酒證,也全天供應各種酒精飲料。
車行在葡萄酒之旅的綠蔭小道上,一側是牛羊在圍欄里悠閑漫步,一側是白云繚繞的群山――未聞酒香人已深深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