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剝皮寮,是一條源于清代的老街
走老街舊區,感受古早文化
臺灣的老街舊區其實不比內地少,有的更因成為了某部電影的取景地而從此聲名鵲起,一躍成為旅游勝地。在臺北這個繁華的國際都市里,就有以下兩處。
推薦地:“艋舺”剝皮寮
“艋舺”第一次映入許多人的眼簾,是在鈕承澤那部驚心動魄的青春動作片。但其實,“艋舺”原指臺灣平埔族獨木舟和獨木舟聚集的地方,也是臺北最早的街市所在。如今,這里呈現的仍然是一幅幅老臺北民俗風情畫:因聚集了數十家草藥店而得名的“青草巷”,據說貨品都搞不清來路的“賊仔市”、巷道彎曲形如人腹凹狀的“凹月斗仔”……不過,“艋舺”最出名的地方還數兩處:其一是被譽為“臺北第一寺”的龍山寺,其二就是鈕氏電影的取景地剝皮寮。
剝皮寮,因當時運往臺灣的木材都需在此剝去樹皮才能轉運各地而得名,是一條源于清代的老街,有清代街屋、日式洋房、閩派騎廊等不同風格的建筑,如今已被辟為旅游文化街區。
地址:臺北萬華區。
門票:免費參觀,不收門票。
推薦地:九份老街
九份,一個早期因為盛產金礦而興盛,后來又因為礦藏挖掘殆盡而沒落的小鎮,在著名導演侯孝賢的鏡頭下,以其獨特的舊式建筑、坡地以及民俗風情恰如其分地烘托了“悲情城市”的氣氛,從而再度引起了世人的關注。
九份是一座山城,所有的房屋都是順應山勢,鱗次櫛比而建;所有的街道都很窄,高高低低,彎彎曲曲,仿佛沒有盡頭。基山街是九份最熱鬧的街道,狹窄的街道兩旁盡是各種傳統小食店、民族工藝店和客棧民宿,吃喝玩樂住一應俱全,熱鬧卻不嘈雜。手工制作的芋圓不可不試。
地址:臺北瑞芳鎮。
門票:免費參觀,不收門票。
這些也好:位于淡水的淡水老街、位于彰化的鹿港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