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4500萬張信用卡 防范風險需各方合力
業務量猛增背后有隱憂
在銀行發卡激增的情況下,信用卡透支逾期未還絕對數額的大幅增加,成為業務量猛增背后的隱憂。
《2011年第四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去年我國信用卡呆壞賬率繼續降低至1.4%,較2010年末回落0.3個百分點,而從2006年一季度以來,我國信用卡呆壞賬率也呈穩中有降趨勢,從最高點5.2%下降到目前的1.4%,為歷史低點。
與此同時,截至2011年底,國內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呆壞賬)總額卻大幅上升,達到110.31億元,較2010年末增加33.42億元,同比增長43.5%。
中央財經大學應用金融系主任韓復齡指出,銀行發信用卡的對象很廣泛,發卡量也增長很多,而造成信用卡呆壞賬總額增加主要有三種情況:一是故意透支不還,二是客戶沒有還款能力,比如學生辦信用卡,最終由監護人(家長)來還款,三是透支額度較大,而自己收入情況發生變化,比如失業等等。
一家股份制銀行內部人士表示,雖然從銀行信用卡不良貸款率上看,目前該項業務的風險不大,但如果未來銀行繼續大量發卡,而監管部門要求加強信用卡催收,就有可能造成不良率的上升。
銀行年報顯示,在披露信用卡不良率的4家銀行中,興業銀行、招商銀行、深發展銀行和農業銀行公布的信用卡貸款不良率都有所下降,但招商銀行達到1.38%的不良率依然引人注意。興業銀行也表示,公司為發展高收益客戶群,適當調整信用卡催收政策,信用卡逾期貸款余額出現一定程度的增長。
業內人士指出,雖然從數據上看風險依然高度可控,但在經濟處于下行周期的大背景下,消費增速和居民收入高增長的回落依然可能加大信用卡業務風險。對此,銀行、監管部門和持卡客戶都應該嚴控風險。
- 環球 E-weekly
- 特稿 world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