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旱災致國際糧價飆升
美國農業部日前再次追加確定12個州的218個縣為干旱受災區。截至目前,在美國的50個州中,已有32個州的1452個縣成為干旱受災區。這表明,美國這場半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旱災范圍正在不斷擴大。
有關專家指出,旱情嚴重威脅著美國農業收成,糧食減產無法避免,這或許導致近期國際糧價飆升,糧食進口國會受到較大沖擊,但對美國本國的影響可能有限。
干旱災害仍在蔓延
早在2011年,美國南部平原大部分地區就遭遇了災害性干旱天氣,導致該地區農作物減產。今年入夏以來,旱情向整個農業帶擴散,已演變成56年來美國最嚴重的旱災。
此次旱災來襲正值農作物的生長關鍵期,持續的干旱天氣損害或減緩了玉米、大豆、小麥、牧草等農作物的生長和成熟。
美國農業大州艾奧瓦州的多位農場主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干旱預計會使今年的農作物產量減少15%至20%,受損最嚴重的農場減產幅度可能高達50%。
對美自身影響有限
為減少干旱對農牧業造成的損失,美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救助措施,包括將低息緊急貸款利率從3.75%降至2.25%等。
美國媒體指出,補救措施無法阻止食品價格上行,美國農民將會通過提高農產品售價以轉嫁成本。美國貧困人口的生活可能因此受到較大影響。
不過,專家普遍認為,干旱對美國經濟增長和總體通脹不會造成更廣泛的影響。一方面,美國人用于食品的開支僅占家庭預算的13%;另一方面,餐館和食品店的主要成本是燃料和運輸,近期油價下滑拉低了整體通脹率。另外,干旱雖然造成美國糧食減產,但價格的上漲將確保農業出口收入不會減少,甚至還可能增加。
糧食進口國最受沖擊
在旱災威脅美國農作物收成的情況下,近期國際農產品價格持續上揚。目前,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玉米價格和大豆價格接近歷史最高水平。
艾奧瓦州立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中心教授布魯斯?巴布科克對記者說,美國玉米和大豆等價格與世界市場掛鉤,干旱造成的農業減產必然會讓世界糧食供應趨緊、價格上行,這將對非洲等糧食進口地區構成沖擊。
目前,美國旱災遲遲不見緩解,加之糧價持續上漲,在全球范圍內引發了極大擔憂,甚至有人認為會引發全面的糧食危機。但專家指出,目前斷言出現全面的糧食危機有點過度擔憂。
分析人士認為,首先,與2008年糧食危機不同的是,目前價格上漲主要集中在谷物類農產品,而全球大米價格漲幅不大,且庫存水平合適。其次,目前原油、肥料和國際貨運價格均低于2008年,有助于降低糧食進口和下一季糧食種植成本。
- 環球 E-weekly
- 特稿 world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