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消費者正在購買華為智能手機(1 /1張)
去年蘋果、三星占全球手機行業利潤103%,國產品牌手機占據了國內智能機中低端市場――――
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蘋果和三星是領先者,其他企業淪為配角。不過隨著中國企業的發力,這一格局或將迎來新的變化,華為、中興兩家企業銷量都已排進全球前五。在中國市場,中低端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利潤卻越來越低,這讓許多國產手機開始謀求拓展高端市場,蛇年的手機行業,國產手機PK蘋果、三星等洋品牌將成為最大看點。
高端手機市場被蘋果、三星瓜分
據市場調查機構Canaccord近日研究報告顯示,2012年蘋果、三星兩家企業從手機市場賺到的利潤達到了全球總利潤103%。Canaccord稱,由于諾基亞、摩托羅拉、索尼等企業大幅虧損,占比為負數,所以才出現蘋果、三星占據行業總利潤103%的“怪事”。
其實從市場表現來看,蘋果iPhone、三星Galaxy的確是最賺錢的兩大智能手機系列。首先是出貨量高,iPhone自2007年推出以來總出貨量接近3億部,三星則在上個月宣布GalaxyS系列全球出貨量突破1億部。售價方面,iPhone和GalaxyNote、GalaxyS3在4000元以上的高端市場幾乎沒有對手,其他品牌即使推出了這個價位的產品,銷量也難以與iPhone和Galaxy抗衡。
兩大國產智能機銷量全球前五
雖然蘋果、三星占據了手機行業高端市場,但國產智能手機2012年還是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例如聯想,去年第四季度,聯想智能手機銷量突破900萬部,首次實現季度性盈利,站穩了腳跟的聯想下一步目標將是高端智能手機。
華為和中興在全球手機市場異軍突起則更讓人驚喜,據市場研究公司IDC的最新數據,2012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2.194億部,華為、中興分別以1080萬部、950萬部的銷量占據4.9%、4.3%份額,排在全球第三和第五,全球前五中國企業占了兩席,這絕對是國產智能手機的標志性事件。
采取互聯網模式運營的小米手機近日也交出了2012年成績單――出貨量719萬部,銷售額126億元,而這家企業成立不足三年,迄今為止只推出了三款手機,著實讓業界驚訝。
國產品牌瞄準高端智能機市場
就在蘋果、三星風靡國內一線城市時,國產品牌并沒有正面對抗,而是將戰略重心放到了二三線城市以及中低收入階層,從目前來看這種“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收到了效果,國產品牌基本占據了智能手機的中低端市場。
下一階段,國產品牌必將向高端市場發起沖擊。進入2013年,聯想在美國CES上發布旗艦智能手機K900,毫不諱言競爭目標就是三星的GalaxyNote2。繼聯想之后,中興、華為也發布了定價3000元以上的高端智能手機。在硬件方面,這些國產高端智能手機的配置完全能與iPhone、GalaxyNote一較高下,目前差距主要體現在外觀設計、使用體驗和品牌認可度等方面。
此外,電信運營商的補貼政策也很關鍵,不少消費者之所以花費數千元購置蘋果、三星的智能手機,與運營商高額的話費補貼不無關系,“運營商把高端手機的補貼放在了蘋果、三星等國際品牌上,希望運營商能給國產品牌有更多的支持,”聯想集團CEO楊元慶在談到與國外品牌競爭時說,如果運營商少給蘋果一些補貼,聯想手機有信心在中國市場超過蘋果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