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賴偉行)隨著5月廣州二手樓市的復蘇,一些剛需買家也開始陸續回歸市場,來自中介機構的數據顯示,上半月廣州二手房網簽數據出現了微幅上漲的趨勢。與此同時,業內人士也提醒買家,警惕部分中介可能存在的“霸王條款”,以保護自身權益。
北京新規:
過戶后再繳納中介費
近日,北京市住建委公布《北京市房地產經紀管理辦法》的征求意見稿,對于一些與購房者、租房者切身利益相關的問題作出規定:中介費在房屋過戶后繳納,續租時不得收取中介費。
不過,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廣州中介費的繳納并不在房屋過戶之后,有部分中介竟然要求市民在簽訂二手房購房合同時,就簽訂中介服務合同。一位業內人士昨日告訴記者,目前廣州所有中介都有這一規則,相對而言,大型中介一般會要求購房者先交付一半的傭金,剩余傭金可以在過戶后再交納。
“部分買家由于最后無法申請到銀行貸款等原因,所以無法成功過戶,這樣中介還是會追討未交的傭金。”這位業內人士表示,從中介的角度而言,購房者找到了心儀的房子,就已經基本完成了服務,所以需要繳納傭金;但是從購房者的角度而言,就可能會覺得這是一種“霸王條款”,一旦無法過戶,就不會繳納剩余的傭金,從而被迫與中介公司對簿公堂。
市場數據:
二手房網簽量小幅上漲
張小姐最近又開始打電話給中介小黃,讓其幫忙介紹二手房。4月下旬,張小姐看中了一套光大花園78平方米的電梯兩房,業主開出的價格是198萬元,不過,當時因為擔心二手房按差額20%征個稅的細則隨時可能開始執行,所以張小姐下不了決心,想著“五一”看看一手房再說。誰知“五一”轉了一圈之后,張小姐發現手中的70萬元,根本不夠付海珠區一套一手兩房的按揭首付。
合富置業市場經理梁燕明表示,5月上半月市中心區域的確有一部分出手購買二手房的客戶,是在“五一”看過一手房后回流二手市場的,這部分客戶以剛需型買家為主,大多是意向購買150萬~160萬元左右的電梯兩房,購房總價預算最多200萬元。由于現時市場最關注的20%個稅細則仍未開始執行,只要是市中心成熟路段內證過5年的中小戶型二手房,放盤價與市場價差不多,一般都能順利在一兩周之內找到買家。剛需買家的關注度開始回歸二手市場,帶動5月上半月二手市場交投活躍度比受清明節氣影響的4月上半月要高一些。
陽光家緣網站公布的二手住宅網簽數據,也證實5月上半月二手市場交投活躍度的變化。據5月18日16時陽光家緣網站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1日~15日廣州二手住宅網簽量為1288套,與4月1日~15日的1204套相比,出現約7%的小幅增長。
最新趨勢:
買家不再執著免個稅房
新“國五條”地方細則還未落地的那一陣子,不少預算剛剛好的買家擔心按差額20%征個稅的執行,紛紛將關注的目光轉向“證過5年且唯一”的免個稅房,詹先生當時就是“免個稅房”的眾多擁躉之一。
詹先生對房子的要求很簡單:兩房、總價不超過110萬元,一定要是“免個稅”、“免營業稅”。詹先生甚至對中介說:“不是‘免個稅’的房子,就不用通知我去看房了。”不過,“免個稅”房的數量其實沒有詹先生預期的那么多。“當時一個十幾棟樓的小區里免個稅房就那么一兩套。”
“進入5月,買家對‘免個稅’房源不再執著,只要是價錢適合且‘證過5年’,往往很快就能拍板成交。”合富置業富澤園分行主管陳麗如表示,“近期有一套57平方米的兩房,業主開價140萬元,有買家看房后馬上就決定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