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8月9日消息,媒體分析文章指出,億萬富翁投資者、股神巴菲特近期沒有再使用他進行大規模并購交易的“大象槍”,而是讓他名下的經理人們到處尋找更小一點的獵物。
巴菲特管理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其名下的業務部門在2012年總計花費23億美元進行了26次收購,這已經是公司的新紀錄。這一趨勢在2013年繼續,僅上半年就已經完成了十幾家公司的收購交易。伯克希爾哈撒韋還沒有對2013年內業務部門的并購交易數額進行披露。
由于能夠快速增加公司的盈利數字,并幫助消耗現金儲備,在大規模,價值數百億美元的交易越來越難找到的時候,巴菲特也更加青睞進行一些小規模的收購。截止2013年6月底,伯克希爾哈撒韋已經有360億美元的現金儲備,來自各項業務的凈現金流在2013年的前六個月中增加了接近36%,使得公司面對更大壓力要使用這些現金而不是繼續囤積。
巴菲特在奧馬哈的公司總部接受電話采訪時表示,他預計這種類型的交易將會越來越頻繁,數量會越來越多,“我喜歡經理們找到各種機會。”
將在8月晚些時候年滿83歲的巴菲特以放手讓名下的經理人們自由控制業務而不加干涉著稱,不過在首席執行官級別的并購交易方面,他還是更喜歡親力親為。消息稱,他名下的很多首席執行官級別的主管每個月都會向他提交潛在的收購目標。
這些交易和巴菲特常說的“大象”不同,后者通常由他和長期助手,公司副主席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親自敲定,一般意味著這個龐大的綜合體進入新的行業。巴菲特在2011年的股東信中曾寫道,他的“大象槍”已經上膛,“扣扳機的手指蠢蠢欲動”。
巴菲特在最近的訪問中表示,雖然現在很少有公司達到他提出的規模,行業,盈利和價格等等標準,他也沒有放棄進行大交易,“大交易還是會讓我心跳加速的東西”。伯克希爾哈撒韋在6月聯合另一家投資企業花費236億美元收購了亨氏食品,公司在其中出資約一半。
畢竟,大規模的并購交易才是幫助伯克希爾哈撒韋從一間1960年代的織物制造商發展稱市值2880億美元的控股公司,業務從跑鞋一直擴展到鐵路的龐然大物的關鍵。
伯克希爾哈撒韋的下屬業務通常不披露在每筆交易上的花費,但是規模稍大的交易通常都價值至少10億美元。公司名下的中煤能源控股在5月就宣布了56億美元收購內華達州公共事業企業內華達能源公司的計劃。
由于伯克希爾哈撒韋業務的多元化和財力的雄厚,巴菲特和他名下的經理人經常會被一些公司主動聯系,希望被收購。在還沒有完全自金融危機中復原的并購行業,這種挑選的機會是相當奢侈的。華爾街銀行銀行和私募企業的執行官也表示,由于伯克希爾哈撒韋的81個業務部門幾乎涉及所有的行業,他們主動聯絡后者的機會相比其他買家要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