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據美國媒體11月26日報道,日前,“探索家”號郵輪在南極遇險,船體完全沉沒,由于援救及時,沒有造成人員傷亡。有專家指出,該事件表明南極游正在升溫,該地區的生態環境也將因此受到影響。
根據國際南極旅游組織行業協會(IAATO)的統計,1992年至1993年間,僅有大約6700名游客到達該地區,而從2006年至今,游客人數比那時增長了3倍多,接近3萬人。
由于缺乏相應的規章,目前南極游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依靠旅游公司的自我管理。南極和南大洋聯合會執行理事吉姆·巴恩斯表示:“根據國際法規定,整個南極地區都是保護區,供科研使用,我們有義務保護這里的野生生物及環境。”
此外,主權之爭也使南極游的管理面臨問題。1959年,各國簽署《南極條約》,意在阻止任何國家對南極的武裝入侵,各簽字國每年都要舉行會談,對條約進行修訂。然而,這并沒能阻止先后7個國家宣布對南極擁有主權,盡管這些聲明均未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
國際南極旅游組織行業協會是一個起先由7個公司組成的團體,它們制定了一系列規則,其目的在于保證南極地區“安全、對環境負責的旅游活動”。該組織目前已有99個成員,但是其他非成員在組織旅游時并未完全遵守環保的原則。
日益頻繁的交通已對該地區造成不良影響,有報道指出,“探索家”號船艙內的燃油泄漏已經嚴重污染了附近海域。“探索家”號隸屬于總部設在加拿大多倫多的“蓋普·探索家”公司,該公司也是國際南極旅游組織行業協會的成員。(任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