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加工中心
離防城港不遠的另一港口城市欽州也在打造一個大規模的投資項目——中石油南方煉油廠。
今年年初,中石油宣布在廣西欽州投資152億元,建立公司在南方的第一個煉油廠。這個項目有望在2008年完成,煉油廠每年將創造400億元的產值,這一數字相當于欽州現在年工業產值的一半。
一直以來,中石油都在致力于開發中國的西部市場,但是在廣西項目完成之前,公司不得不從國外進口原油,然后在其東北的煉油廠加工,最后再將制成品出口到邊遠的大西部去。
但是欽州項目將會從越南和印度尼西亞通過海上進口原由,然后其出口產品將不僅滿足廣西市場,還將供應云南、四川等地市場。
中石油廣西總經理吳恩來說,更加便利的海運,陸路和鐵路網絡將為中石油節省每噸200元的運輸費用。
進一步推動泛北合作框架的實施
對于廣西而言,巨大的經濟效應是讓人激動的。但是如果想將其轉變成現實,廣西不得不努力地推進泛北合作框架的實施,讓各方都加入到這一合作項目中來。
“泛北合作既不是區域戰略,也不會侵犯到東南亞國家的主權問題,”一位商務部的官員在10月南寧舉辦的中國-東盟博覽會的一個峰會上這樣說道。
在溫家寶總理的號召下,一個由9位中國專家和7個東南亞國家專家組成的專家小組今年4月份開始了泛北合作可行性報告的撰寫工作,今年7月完成。報告結果表明,這一合作對于中國和東南亞六國而言都是有益的。
泛北合作的初衷來源于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2002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立正式開始,預計于2010年完成,屆時,雙方大約90%的產品關稅將降到零,雙邊貿易有望達到2000億美元。
現在中國和東盟互為對方的第四大貿易伙伴,去年雙邊貿易額達到了1608億美元。專家們預測,今年雙邊貿易額將達到1800億美元。
“泛北合作有助于中國東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東南亞及大洋州研究室主任翟崑說道,他也是可行性研究組的組員。
可行性研究報告出爐后,一個新的專家小組將會成立,它們的工作是制定出一個清晰的發展戰略,來達到泛北合作的最終目的。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科研處處長李光輝告訴《中國商業周刊》,中方的隊伍已經于10月份敲定,外方隊伍將在明年年初產生。
為了迎接將來日益增長的貿易,廣西北部灣港務集團也于今年2月份成立,它將廣西的三大港口——防城港、欽州和北海的業務整合起來。
政府也決定投資1000億元來修建和更新廣西與廣東、海南、云南三省,以及廣西與越南之間的高速公路和鐵路。(《中國日報》作者 丁清芬 編輯 劉偉玲 張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