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韓國《朝鮮日報》9日刊登題為《無視基本安全守則》的文章,批評利川冷庫工程管理人員無視安全施工規定,導致發生冷庫爆炸、傷亡50人的慘劇。
《朝鮮日報》說,據調查,利川冷庫業主為了趕在12日將冷庫投入使用,在事故發生時同時進行焊接、鋪設電線、安裝保溫層和聚氨酯發泡作業,焊接作業點附近存在大量易燃物品。而根據韓國產業安全管理公團頒布的《安全作業指南》,進行焊接作業時,必須檢查和確認周邊沒有易燃物品。
報道說,據從現場逃生的韓國工人蔡鐘瀚(音)回憶,發生事故前地下室能聞到油料的味道。消防部門認為,油料氣味很可能是進行聚氨酯發泡作業時散發出的可燃性油氣。這些油氣在密閉的地下室內積累到一定濃度,一旦遇到明火,就可能起火爆炸。
報道還指出,發生爆炸和火災的冷庫地下室總面積達2.3萬平方米,內部結構復雜,全場只有一個出口。一旦發生事故,里面的人員很難迅速逃離。
《朝鮮日報》還批評了當地消防安全部門監管流于形式的問題。去年10月16日,事故冷庫在施工時曾發生火災,但10月19日卻獲得利川消防所頒發的消防安全檢查合格證書,證明該冷庫已經通過消防安全設備檢查。7日上午爆炸發生后,冷庫內部消防設備根本沒有發揮作用。
新華網首爾1月9日電(記者李拯宇 干玉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