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清明將至,100多名來自海內外的孔子后裔聚集在中國山東曲阜,拜祭他們共同的祖先。在身著漢服的人群中,一名長相與眾人大相徑庭的男孩不僅吸引了在場中國人的目光,也受到英國媒體的關注,他就是來自英國的孔子第79代后人詹姆斯。
“興奮得牙齒打顫”
據了解,孔子后裔已傳至第83代,人數可能已超過300萬,居住地以山東曲阜為中心,遍及中國和世界各地。詹姆斯就是其中一位。英國《泰晤士報》4月1日報道說,金發碧眼的詹姆斯今年14歲,來自倫敦西部,是曼聯足球隊的小球迷。作為大思想家孔子的第79代后人,他與祖先生活的年代已經相隔了2500多年!詹姆斯還有一個中文名字叫孔垂旭,此次他是來華祭祖的。
報道稱,在中國,清明節的習俗可以追溯至孔子生活的春秋戰國時期,今年已經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法定假日,這使得人們有充裕的時間回鄉掃墓。詹姆斯和家人為了避開節日期間擁擠的人群,特地提前一周來到曲阜。他們與來自中國各地的100多名孔子后代共同來到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家族墓地”。
據報道,詹姆斯以前來過中國,不過那是7年前,當時他只顧著跟姐姐玩足球。這一次來到中國,他的感覺大不相同,不僅要拜祭自己的祖先,他還要通過學習了解自己“獨一無二”的家族。詹姆斯的父親名叫孔偉中,是一名中國商人,母親是英國人。“在從倫敦來中國的飛機上,我很興奮,以致牙齒都不停地打顫,就好像是重新發現將要失去的東西。我要向我的祖先致敬。”詹姆斯對《泰晤士報》記者說。
“這里就是我的家”
3月30日上午,祭祖儀式開始了。當父親在墓地前代表子孫后代敬獻祭品時,詹姆斯站在人群的第二排,向祖先鞠躬致意。他還敬獻了一個傳統的花籃。
詹姆斯說:“我認為,我的祖先所講述的‘仁’的觀點十分重要。我試著對別人友善,并從心底里感覺到,他說的話是有道理的。”他的父親希望自己唯一的兒子能夠提高中文水平,有朝一日成為能代表整個孔氏家族的人。詹姆斯從小在英國接受教育,漢語水平不高。當他用磕磕絆絆的普通話告訴一名中國記者自己的年齡后,父親看起來很高興,對他說:“你必須學會如何正確地說和寫。”
詹姆斯希望每年都能來中國,他說:“這里就是我的家,這里有我的祖先。從記事起,我就知道了我的歷史,回到這里對我來說很重要。”
“思想對西方人同樣適用”
《泰晤士報》報道說,近年來,儒家思想又重新開始風行中國。儒家思想是中國社會的基石。在中國經濟迅速發展卻面臨種種道德缺陷的今天,儒家思想也得到了中國政府的推崇。
詹姆斯的父親也認為,祖先的思想在當今社會仍然適用。他說:“他的思想主要是教人如何正確地生活。這不僅對今天的東方世界有意義,對西方世界的人們同樣適用。”
(來源: 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