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祭現場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2008年4月4日,來自海內外八千多名中華兒女聚集在陜西黃陵橋山黃帝陵前,共同祭拜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緬懷我們共同先祖。
祭祀大典于9時50分正式開始。現場擊鼓34咚,代表了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特別行政區;鳴鐘9響,象征中華民族傳統中的最高禮數。
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華建敏、全國政協副主席、民建中央第一副主席張榕明、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全國婦聯主席顧秀蓮、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何厚鏵、國家各部委、各省市自治區的代表、海外僑胞、港澳同胞、臺灣同胞以及陜西省省委書記趙樂際、省長袁純清等8千多人出席公祭典禮。陜西省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趙正永主持了公祭典禮。
來自中央政府各部委和各省、直轄市、自治區的代表,以及臺灣同胞、港澳同胞、海外僑胞和陜西省各界的代表,依次在軒轅大殿前向軒轅黃帝敬獻花籃。陜西省省長袁純清恭讀了公祭軒轅黃帝祭文。全體公祭人員滿懷對黃帝的景仰,向黃帝像行三鞠躬禮。
10時20分,公祭典禮進入"樂舞告祭"。樂舞表演人數近千人,整個場面氣勢恢弘,是公祭中的精彩華章。在雄渾的古老祭祀樂中,樂祭舞隊頂禮膜拜,表達全體中華兒女對始祖的崇敬。
據悉,《云紀》是禮贊軒轅黃帝盛德如祥云化雨,福佑華夏。演員們身穿象征"云"的服飾,飄逸起舞;《夔鼓》是禮贊軒轅黃帝修德振兵,建立遠古的文明古國。演員們手持兵器,在鐘磬鼓樂中"鼓之舞之以盡神";《瑞德》是分別用《祈年舞》、《蠶桑舞》和《農耕舞》,組成了"華夏農耕文明圖卷",禮贊始祖功德;《龍馭》是一條黃色的巨龍從軒轅殿的穹頂騰空而起,飛向萬米高空,人們仰望蒼穹,向祖先神靈致以默默的祈祝。
上午11時,公祭典禮結束。人們紛紛前往陵前焚香祭拜,緬懷先祖。
(信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