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敬獻鮮花、焚 香禱告、跪拜先人……4日上午,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 念館的遇難者名單墻前,100多名遇難同胞親屬沉痛哀 悼當年被日軍血腥屠殺的親人。
遇難者名單墻,俗稱"哭墻",上面刻著約1萬名南 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的名字。"每一個名字的背后都是一段 血淚史!"紀念館館長朱成山說。
在清明節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里,紀念館專門組織遇 難者親屬到"哭墻"前祭拜他們的先人。得悉這一消息后, 遇難者遺屬紛紛趕到紀念館,他們有的攜老伴前來,有的 帶上兒孫舉家而來,在"哭墻"前,對著被日軍屠殺的親 人的名字,舉行沉痛的哀悼儀式。
清明節一大早,76歲的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程福寶便 手捧菊花,趕到位于南京城西的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 館,參加在這里舉行的悼念儀式。
老人告訴記者,他的父親程長河當年在逃難的過程中 被日軍殺害了。由于當時情況緊急,他們沒能及時掩埋父 親的尸體,等過些日子回頭來找時,父親的尸體已經不見 了。由于不知道父親的尸體在哪,每逢特殊的日子,都不 知道到何處祭奠父親。
讓程福寶老人欣慰的是,此次紀念館擴建的過程中在 "哭墻"上增刻的7000名遇難者的名字中,父親"程 長河"赫然在列。"終于找到祭奠父親的地方了!"指著 "哭墻"上父親的名字,程福寶哽咽著說,"希望父親在 九泉之下可以安息。"
"二叔,我們終于找到祭奠你的地方了!"和程福寶 老人懷著同樣的心情,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向遠松老人也參 加了"哭墻"前的祭奠儀式。向遠松老人告訴記者,他的 二叔當年被日軍殺害,尸體不知被拋到什么地方了,這么 多年來,他們只能在家里祭拜二叔。"如今二叔的名字被 刻在了'哭墻'上,這不僅讓我們可以更好地祭拜他,也 讓二叔有了立身之所。"向遠松說。
參加祭奠儀式的南京大屠殺幸存者還有夏淑琴、佘子 清、常志強等,在祭奠遇難親人的同時,他們都表達了這 樣的愿望:"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希望戰爭的加害者能 夠吸取教訓,也希望中日兩國人民能夠世代友好下去。"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說,每年清明,紀念館都會組織一些活動來祭奠遇難同胞,和 往年不一樣的是,今年清明節,他們更加突出了"親情"。 他們希望用"親情"來告慰遇難者的亡靈,也希望以此來 告誡那些日本右翼:"面對'親情',你們還能昧著良心 歪曲歷史嗎?"
(來源:新華社南京4月4日電 記者 蔡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