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在中國國務院新聞辦22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土資源部副部長贠小蘇總結了汶川地震的四個特點:范圍廣、程度深、危害大、持續長。
贠小蘇說,這次特大地震發生在青藏高原東緣龍門山斷裂帶,特大地震使山體穩定性降低,形成了大量的新的地質災害和新的地質災害隱患點,而且當前余震不斷,進入主汛期后,降雨量又在增加,極可能導致災區地質災害的頻發,再次造成災區的重大損失,給災區抗震救災人民的生活安置、重建家園都可能會造成新的更加嚴重的后果。
據悉,汶川地震前,國土資源部對受災區域中的41個縣地質災害的隱患點進行過普查,查出地質災害隱患點4929處,其中,特大型地質災害隱患點158處、大型地質災害隱患點1271處、中型地質災害隱患點1817處,這些地質災害的隱患點威脅著94萬多人的安全。
贠小蘇說,根據最近幾天的航空遙感資料分析和派出專家的實地調查,特大地震發生后,災區許多地質災害隱患點已經成災,巨大的滑坡、崩塌、泥石流造成許多建筑物和民房倒塌,造成了人員的大量傷亡,也使公路、鐵路、橋梁、通訊等大量基礎設施摧毀,地震引發的大量的地質災害造成了災區的巨大損失。
(來源:新華網北京5月22日電 編輯:婧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