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將于5月30日向四川地震災區提供一批總重約為86噸總價值為89萬美元的醫療物資,用于協助中國政府為受災的兒童和婦女提供醫療衛生服務。這批物資將從位于丹麥哥本哈根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全球物流倉儲中心直接空運到成都,預計于5月30日抵達成都雙流機場,并將立即發往在四川大地震中受災最為嚴重的地區,包括汶川、北川、平武、什邡、綿竹、青川等地。
這批物資中包含基本的藥品和醫療設備、營養補充品和婦幼保健用品,可為大約140萬人提供為期三個月的基本醫療支持,并可為大約2000名妊娠并發癥婦女提供安全保障。在商務部的協調下,民政部、衛生部、民航總局等相關政府部門為此次大規模援助物資的運輸和發放提供了綠色通道并開展了合作。
這批醫療救援物資中包括140套急救醫療包(每套急救醫療包可滿足約一萬人的醫療需求)、80套新生兒復蘇包、80套消毒包、以及可為約11萬名五歲以下兒童和4.2萬名孕婦補充營養的維生素膠囊和多種微量元素片劑等。此外,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還計劃將陸續為地震災區提供更多批次的醫療救援物資。
目前,生活在臨時安置點的兒童與其他孩子相比,較容易患上腹瀉和呼吸道感染等常見疾病,對于年幼的兒童來說,這些疾病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健康問題。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代表兼聯合國駐中國災情管理工作組主席魏英瑛博士(Dr. Yin Yin Nwe)表示:“我們援助的首批醫療和營養物資即將到達四川,這些物資將被送往災情最為嚴重的地區,為那里的兒童及其家人提供緊急醫療用品和常規醫療救助。除此之外,營養補充品也可以幫助孩子和孕婦保持身體健康,防止感染疾病。”
魏英瑛博士剛剛結束了在四川災區的訪問,其間她參與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與民政部、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聯合開展的災后兒童心理重建評估工作。
通過此次實地考察和評估,專家們認為,應該特別關注受地震影響兒童的社會心理需求,尤其是以下幾類兒童的狀況:目前被緊急轉移到臨時安置場所的孤兒院幸存兒童;無法與父母取得聯系的災區寄宿學校學生;在地震中失去父母的孤兒;在地震中受傷致殘的兒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正與相關政府部門開展密切合作,為這些兒童提供亟需的綜合性社會心理支持。此外,兒童安置情況的登記與跟蹤工作也應作為當前工作的重點。有統計顯示,目前在災區約有5000多名兒童無親人陪伴。
5月27日,在商務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的共同支持下,來自北京、上海、南京、深圳等地的心理專家在成都西南財經大學校園內,與臨時安置在那里的災區兒童開展互動,通過做游戲等集體活動為孩子們提供社會心理支持服務,幫助他們早日回歸到正常生活中。專家們還為在這所學校里負責照看孩子們的志愿者們提供了集中的社會心理干預技能培訓。
魏英瑛博士指出:“孩子們現在心理壓力很大。我在當地見到了一個失去雙親的小男孩,他只能說出自己的名字,連自己以前的生活或者家人的情況都說不出來。如何為這些孩子提供必要的保護是我們工作的當務之急。”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中國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1947年至1951年間曾向中國提供援助,援助內容包括:緊急救援、食品營養以及提供衛生保健培訓等。1979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正式開始與中國政府合作,項目領域涉及兒童衛生保健和營養、水和環境衛生、基礎教育、兒童保護、艾滋病防治等。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全世界超過15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工作來幫助兒童在嬰幼兒期和青少年時期實現生存和發展的權利。
(信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