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片:5月13日,在四川綿竹漢旺鎮武都小學廢墟中,一位等待援助的小學生望著救援人員。救援人員輕輕為她戴上安全帽。圖片來源:四川在線
5·12才剛過去十多天,6·1就快到了。這是一個怎樣的兒童節啊,曾經最快樂的日子,如今卻要觸碰我們心底最刺痛的那一道傷。
這是一個傷感的兒童節。災難猝不及防,留給我們最大的心痛永遠是孩子。前一分鐘還書聲瑯瑯,下一分鐘就已經桌殘椅缺;前一分鐘還是花兒朵朵,下一分鐘就已經遍地凋零;前一分鐘還躺在溫暖的懷抱,下一分鐘卻徒剩廢墟中親人冰冷的背影……對于那些災難中失去生命的孩子,今年的禮物,也許只剩下廢墟里手中死死緊握的那支鉛筆。但我們相信,那些離去的孩子,都是我們深埋在地下的種子,我們祈禱,遙遠的天堂,一定也會有讓他們重新生根發芽的雨露陽光。
這更是一個堅強的兒童節。對于那些虎口逃生的孩子,今年的禮物,就是他們用行動在災難中寫下的“勇敢者日記”。
在這場大災難面前,我們看到了太多的孩子,面對死神,他們那種樂觀、豁達的無畏精神,甚至令成人都肅然起敬。3歲的小郎錚,被救出時艱難地舉起還能動彈的右手,虛弱而又標準地向解放軍叔叔致以隊禮;幼兒園小朋友任思雨,雙腿被卡鮮血直流,還唱著《兩只老虎》給救援的叔叔聽;8歲的小女孩王彬,本已逃生的她為救同伴又沖回廢墟,失去了右臂;9歲的小學生林浩,劫后余生還不忘鎮定地把兩名同學救起。廢墟里,有孩子打著手電筒看書,緩解緊張的情緒;有孩子一遍遍地哼著樂曲,靠著頑強的“鋼琴夢想”激勵自己不要睡去……從他們身上,我們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少年強,則中國強”。
這還是一個催人向上的兒童節,對于那些徜徉在幸福時光里的孩子們,今年的禮物,是下面要講的兩段小故事———
一個10歲的災區小女孩,冒著余震和爸爸一起跑回山里收割麥子,小女孩不敢歇,她說要搶收回地震后家里惟一幸存下來的這點口糧,問她六一兒童節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她說想上學。還有兩個從北川避難來的小男孩,在綿陽九洲體育館外,抬著一個跟自己差不多高的袋子撿礦泉水瓶。家里親人大多遇難,只剩下兄弟倆和嚴重受刺激的母親。小哥倆說撿瓶子攢點錢,肯定不夠蓋房,但可以先把媽媽的病治好……
苦難是最大的勵志,挫折是最好的教育。災區的孩子早當家,在他們的失去中感悟珍惜,我們還有什么理由為玩具而哭鬧,為家務而挑揀,為功課而苦惱?
災難,給我們注定了這樣一個刻骨銘心的兒童節。這次,我們不要禮物,這次,我們要讓自己的愛心成為災區孩子的禮物。
災區的孩子需要鼓勵,也許更好的鼓勵不是讓他們強忍淚水,而是給個擁抱讓他們先痛哭一場;災區的孩子需要關愛,但更多的關愛不是把他們頻頻曝光,而是春風化雨中的一個新書包,一封祝福信,一首好歌謠,一所新學堂;災區的孩子需要夢想,就讓我們用人間大愛給他們編織起一張隱形的翅膀,讓他們在徘徊孤單中堅強,托著他們飛過絕望,夢比天長…
(來源:四川在線-天府早報 作者:張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