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當地時間2008年11月4日晚間,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以絕對的優勢贏得大選。韓國《朝鮮日報》11月6日撰文分析了奧巴馬當選后韓美關系的走向。
文章說,奧巴馬算是第二位在競選中具體談及韓國問題的美國總統。197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是在越南戰爭失敗、水門事件余震未盡的情況下進行。當時獲得大勝的吉米·卡特曾承諾撤走駐韓美軍,計劃從韓國撤走所有陸軍。對韓美關系來說,吉米·卡特的執政時期是最艱難時期之一。
奧巴馬在競選時只要一有機會就舉出韓美之間汽車交易的不公平問題來批評韓美自由貿易協定(FTA)。雖然這其中有欲取得汽車工會選票的意圖,但他那樣多次具體地談到汽車交易問題,說明他腦子里肯定銘刻著韓國是個奪走美國人工作崗位的國家的想法。因此,即使選舉已經結束,奧巴馬也不會輕易改變他的這種想法。
奧巴馬就中美關系也一直在說:“若有最大的難題,那就是經濟問題,而不是軍事問題。”如果說布什領導的美國致力于同恐怖勢力的戰爭,那么奧巴馬的美國則說不定致力于貿易戰爭。
朝鮮問題是個最危險的雷管,若處理不好會動搖韓美關系根基。奧巴馬曾表示要會見金正日。當選副總統拜登也是典型的對朝鮮實施“陽光政策”的支持者,在奧巴馬陣營負責朝鮮半島事務的弗蘭克·簡茲曾經擔任過他的助理。
布什最終對朝鮮轉向溫和路線,以至將朝鮮從支恐名單中除名。據悉,奧巴馬陣營在通過其他渠道與朝鮮秘密接觸,以通過比布什更大的構圖接近朝鮮。不管這個大構圖是什么,只要奧巴馬陣營進入白宮后仍以這種方式處理朝鮮問題,這無異于是有意排斥李明博政府,與朝鮮不謀而合。
聚在芝加哥格蘭特公園的黑人和白人,他們融合一體的情景打動了世人的心弦。然而國際政治的殘酷現實毫無改變。
不久我們說不定會看到,與同盟國韓國愁眉苦臉,而與朝鮮握手言歡的美國。迄今為止,韓美兩國政府至少在FTA問題上意見一致,但今后恐怕會在朝核和FTA問題上發出不同的聲音。李明博政府應以冷靜的頭腦和決心應對奧巴馬領導的美國。我們要做好心理準備,否則的話,就像8年前布什登場時一樣,會受到莫大的沖擊。
思想和氣質與布什截然不同的奧巴馬,對李明博政府來說是更為棘手的對象。所幸奧巴馬是個穩重的進步派。此外,奧巴馬將接管的處于金融危機的美國只能更加依賴國際社會的支持。因此,韓國作為美國的同盟,確實有與美國分擔的一份責任。雖然,不少人對此表示擔憂。但這其中也有把奧巴馬變成韓國的朋友的杠桿。
(環球在線:方穎整理)